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人窒息的中秋“礼”
  • 2011年09月08日 作者:
  • 【PDF版】

    □孙葆元  又到中秋,送礼大军拥塞于市。礼尚往来是传统,在一个传统的节日延续传统的方式,是生活氛围的浓郁。送礼的行为本起源于物质条件匮乏的原始社会,那时的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精神上的拜谒,二是物品上的奉献,物品体现精神价值。社会发展到今天,物质极大丰富,送礼风气依然昌行,“礼”的构成却改变了,变成物质独行,精神难附,那“礼”顿时虚假起来。礼品二字就得颠倒着写了,或写作:品礼。

    我们现在难道不是在“品礼”吗?买礼品的时候要千思万虑受礼人的品级,要送上适合其身份价值的东西,哪些是往而不会来的,哪些是往而会来的,哪些是来而不需往的,成了因人而异的学问,成了节前每个人都温习的功课;送礼时又要偷偷摸摸,明明以物送人,却比偷人东西还心虚,避人眼目,慎择行踪,把一个浓郁的佳节搞得酸臭无比;收礼的呢,更好,礼品多了,一样的光怪陆离,早忘了是谁送的!品也没品出味道来,一过节大家都没事找罪受。

    按传统说,礼品是人品的延续。此话极贴切。以物易物者,俗;以物易官者,卑;以物易神者,浅;唯神交者高贵。当年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贬谪途中与白居易在扬州相遇,白居易送给刘禹锡的礼品是一首诗,刘禹锡复以诗相回赠,后四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是多么好的礼品啊。

    说这个话,是说古人的礼是以精神价值为上品,而不以物为意。现在我们把物质的礼看得高于一切,切断了礼的传统习惯,也把我们自己累得够呛!新时代应该开一代新风,在官员中、在文化人中、在一切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中倡导文化的礼,可以有物质,那个物质一定要代表高雅的人品,以人品相交,中秋的月色一定不浑浊!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狗吃饭
作弊
打车难
过节闯关
给保洁员理发真不是件小事
让人窒息的中秋“礼”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