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晓闻
在今年8月份的年中网络问政中,中小学生的吃饭问题再次成为焦点。配餐公司配送的午餐是否令人放心?配餐的采购、制作过程是否严格把关?为了回应家长们的质疑,7日,记者跟随年中网络问政网民寻访团来到希望佳阳快餐配送有限公司,目睹了中小学生配餐从粗加工、烹制到装盒、配送的全过程。
饭菜做好后,留样保存24小时
每个人在进入加工间之前,要先换上工作服:一顶帽子,一件白大褂,一副鞋套。其中帽子从前面看与普通的鸭舌帽无异,而后面则拖着十几公分长的纱网,可以将发辫全部裹起来。据了解,帽子和衣服每次用过都要洗净消毒,以循环使用。而塑料鞋套则是一次性的。加工间内的工人也都身着统一工作服、工作帽,脚上穿的是塑胶雨靴。
加工间共两层楼,一楼主要进行粗加工,二楼进行烹制、装盒。一楼有一个冰箱,里面整齐地摆着七八盒盒饭。饭盒外面的醒目位置都用记号笔标注着日期和时间。据总经理马燕介绍,每次做好了饭菜,都必须在这里留样一份,并标明是什么时间出锅的,要在冰箱里至少保存24个小时。配餐送至学校后,学校还要再留样一份。这样,万一学生吃了配餐之后感觉不舒服,或是怀疑配餐变质,都可以以这两份留样的配餐作为样本送检。
流水线加工,原材料“不走回头路”
加工间里面很宽敞,切菜机、切肉机、骨肉分离机,洗鱼池、洗肉池、洗菜池等分别摆在不同的区域,并在显眼位置贴着用途标签。洗好切好的肉、菜会经电梯运往二楼进行烹制、装盒。所有的原料、材料都“不走回头路”,按流程一站到底。在二楼,烹制区有10口大锅,每一口锅前面都站着一名厨师。有的在忙着炒菜,炒完菜的则要继续站在原地“待命”,等候总厨师长的指示。
此时,一旁的两台日式煮饭机也没闲着。炒完的菜、煮好的米饭会被分门别类地装到几个四四方方的不锈钢器皿中,运送到装盒区。装盒区是流水线工作,最前端是两名工人负责往饭盒里盛米饭,装好后饭盒继续往后“流动”,每一样菜品都由不同的工人负责装盛。每个盛饭菜的工人手上都戴着两层手套,一层棉手套,外加一层一次性塑料手套。两荤两素的饭菜搭配完整之后,就被搬上了配送车。该配送车每天上午10点45分准时出发,1万多份配餐被分别送往市南、市北、四方三区40多所中小学的孩子手中。
食材源头控制安全层层把关
在加工间二楼,还有几台洗刷机和一间烘干保洁室。洗刷机从外表看类似一个传送带,据马燕介绍,回收的饭盒都用85℃的水冲洗,洗净、消毒之后,将被送至旁边的烘干保洁室烘干。烘干保洁室的门一打开,就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热气,据介绍,室内温度一般都在60℃左右。洗净烘干后的饭盒将由专人进行大肠杆菌群检验,如不合格,将“回炉”重新消毒。
问及食品调味料等原材料的把关,马燕说,公司与中粮集团、雨润集团等大型食品公司签订长期合同,像花生油都选用长生牌,醋、酱油都选用灯塔牌,排骨、肉串等肉类则选用雨润、正大等知名品牌。食品原料直接由厂家供应,中间不经过任何经销商。蔬菜大部分来自抚顺路批发市场,当天买回的蔬菜也将由专人进行农残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进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