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蒙牛乳业(股票代码HK2319)发布2011年企业中报,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增长28.7%至人民币185.79亿元,实现净利润7.9亿元,同比增长27.6%,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454元,业绩出色。2011年消费需求推动增长,乳制品生产行业许可证的重新整合促进行业整顿,蒙牛通过费用精准化控制、持续加大投入奶源建设,把控产品安全,持续深化利润结构,实现高速增长,继续领跑乳业。
蒙牛中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三项费用(销售费用、行政费用、其他费用)总计39.30亿元,蒙牛的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多项费用率的持续下降,能支持该佳绩,也充分显示出蒙牛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在持续增强。
另一方面,中报显示,蒙牛在奶源上的投入持续增长,今年达到7-9个亿。随着恒天然、明治等外资乳企环伺中国乳品市场,国内外奶源之争剑拔弩张。通过成本的有效利用,蒙牛的全国性奶源布局步伐更快。数据显示,近几年,蒙牛在奶源投入上达30个亿,建设大型现代化牧场,打好品质根基。大和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蒙牛近两年加强产品安全管理,并取得进展。”数据显示,蒙牛来自现代牧场等规模化养殖牧场的原奶比例逐年攀升,上半年达到78%,远高于行业平均34%的水平。
荷兰合作银行认为,“蒙牛在产业链上游加强奶源建设,确保原奶来源的可追溯性,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分析人士认为,预计未来蒙牛的奶源建设仍将稳步提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也成为公司持续保障产品优质安全的重要基础。
同时,在原料上涨的行业背景下,蒙牛对于成本控制也开辟了新的路径。央企中粮入股蒙牛后,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以及价格优势,为公司化解成本压力贡献不小。此外,蒙牛继续着重于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提升人均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成本,进一步推进了成本优化。
与此同时,蒙牛关注如何实现投入产出比效益体系。数据显示,蒙牛每年会投入销售收入中的固定额度用于新产品研发,并依据严格的参考投入产出比数据。通过监控和成本核算到单一成品,以判断产品盈利状况,从而主动调整研发、销售等各环节策略。
从蒙牛2011年中报可以看到,公司上半年液态奶、乳饮料、酸奶、冰激凌等业务均有较高水平的增长。此前,工银国际曾分析指出,“由于输入成本(原料、工资和运费等)上升,蒙牛过去几年不断优化产品组合。现时高档产品(毛利率超过28%)占产品总销售额的17%-19%。”
据蒙牛中报,公司致力于加强原有优势品类的市场影响力,紧贴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以差异化特色于市场另辟蹊径。藉助产品组合的持续优化,成为其业绩增长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