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举泪话离别 两相依不舍
活动结束了,孩子们渴望爱心经常化
  • 2011年09月14日 作者:
  • 【PDF版】

    看到『妈妈』要走,钱多哭了起来。   记者  韩纪功  摄

    钱多(中)在爱心家庭里过中秋。记者 韩纪功 摄

    本报9月13日讯 12日晚上起,临沂市儿童福利院8名“回家”过中秋的孩子与“爸爸妈妈”离别,陆续回到福利院。看到孩子们依然渴求父爱、母爱的眼神,福利院工作人员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家庭在周末、节假日接他们“回家”,让爱心经常化、持续化。

    据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介绍,中秋节晚上,由于部分家长要照常工作,将孩子送回院里。到13日上午10点,参与本报组织的“接孤儿回家过中秋”活动的8个爱心家庭全部将孩子送回福利院。

    “送回来的孩子都穿着新衣服,结对子的家庭还给孩子带了很多吃的玩的,这份关爱让我们很感动,也非常感谢他们在这3天里对孩子们的悉心照顾。”13日,该院启蒙部护士长曾颖说。

    在送别现场,6岁的钱多、钱明大哭起来,钱多拉住“妈妈”付新爱的衣服,就是不想让她离开。

    “这个孩子太让人心疼了,我与护士交谈时他没哭,看见我要走了,便大哭起来,拉着我的衣服不松手。离开下楼时,我也是忍不住流眼泪。”虽然已经回到家里,付新爱想起与钱多离别的情景,声音还是有些哽咽。

    这种离别的场景让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心里也很难受。在此,她们希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给孤儿们奉献爱心能经常化、持续化,也期盼各界人士都能伸出援助之手,除了平时的关心、关注,在节假日里也来领孤残儿童们回家,让这些不幸的孩子能感受到更多父母般的关爱,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人。

    爱心家庭:

    我们的爱将永不割舍

    13日中午12点,参与本报“接孤儿回家过中秋”活动的爱心市民朱艳雷、付新爱,已经将孤儿钱明、钱多送回福利院。谈起中秋假期照顾孩子的感受,他们说,关爱应该持续下去,让孤儿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再孤单。

    虽然只有3天的时间,钱明和朱艳雷一家已经亲情浓浓。当钱明开口叫“爸爸”时,朱艳雷心里受到触动:自己这个力所能及的举动,换来了一个“儿子”的亲情。在此后两天里,每天晚上,钱明都会搂着朱艳雷的脖子入睡。

    离别的日子到了,在回福利院的路上,钱明显得不太高兴,但是根据活动要求,朱艳雷和满脸泪水的妻子还是狠下心来,把钱明送到福利院启蒙部后转身回家。回到家中,朱艳雷的母亲听说钱明在院里哭了,眼泪也流了下来,嘱咐朱艳雷到过春节时,一定再把聪明、听话、活泼的钱明带回家。

    朱艳雷表示,虽然活动结束了,但是他们这些参与活动的家庭,对福利院孤儿们的爱心永远不会割舍。福利院的孩子们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享受到亲情,更需要社会这个大家庭伸出手,给他们更多的呵护和关怀。

    朱艳雷说,以后只要有机会,他会在周末把钱明接回家,让他感受家的温馨。

    付新爱也认为,媒体和福利院应该多举办这种活动,让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多与孤儿沟通、交流、生活,让这些孩子多感受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弥补亲情的缺失,让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记者手记>>

    播种幸福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体会家的温馨,享受亲人的呵护。在我们周围就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渴望得到父母一句温情的叮咛,希望在父母的陪伴下到游乐园玩个痛快,哪怕只是牵着父母的手,他们就会感觉很幸福。

    在临沂市儿童福利院,那一双双天真期盼的眼睛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真挚的情感———爱。我们是幸福的,所以我们要播种幸福,让每个人都幸福。一颗充满爱的心,能够幸福整个世界。

    从春节到中秋,“接孤儿回家”得到了数以百计的爱心家庭的拥护,我们自己幸福的同时也幸福了更多人。  “这些孩子的内心太脆弱了,腼腆和羞涩是他们特有的性格。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因为是陌生人,不敢敞开心交流。通过真心真诚地对话和接触,他们是很容易被感动的。等相处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他们都是单纯和可爱的孩子,就不会有交流的困难了,我们应该尽量给他们创造家的温馨。”一位爱心妈妈说,他们都是坚强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他们也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渴望别人的关注,哪怕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

    “所以我更加担心孩子们的成长,我所能做的就是发动更多的人去关爱这些孩子,给他们关注,让他们知道这个社会并没有遗弃他们,我们都是他们的亲人。”这位妈妈说。

    13日上午,爱心家庭在依依不舍中与孩子们告别。当我看到孩子流着泪,用抹过眼泪的手抚摸“妈妈”的脸颊,与兄弟姊妹亲切告别时,心中只有感动。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爱心不应该结束。希望这份爱在温暖孤儿心灵的同时,能点燃更多爱的火花,一波一波荡漾传播开来。

    本组文 记者 林伟伟 韩纪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滴“黑油”飘“白絮” 这些青桐树咋了?
举泪话离别 两相依不舍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