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民的较真也能促使政府部门依法办事
  • 2011年09月16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评论员 吴华伟  要求政府信息公开不是新闻,而在遭拒后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知情权,则甚为少见。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李燕成了先行者之一。近日,李燕对国土资源部、教育部及科技部提起行政诉讼,控告这三个部委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向她公开副部长分工信息。

    据媒体报道,李燕因为要写一篇关于各部委副部长分工的论文,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向14个部委申请公开各部副部长(副主任)的分管部门、兼职情况。然而,到目前为止,上述三个部委均未依法按照程序向李燕提供信息。三个部委婉拒的理由多种多样,但是都是同样的傲慢。李燕只好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李燕的行为,或许有赚取眼球的动机,但是这三个部委的态度表明,要想保证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信息公开,离不开广泛的社会监督。

    2008年,为了保证公民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国务院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1年8月,为了从司法上保证公民的合法权利,最高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遭拒或者逾期未答复,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此看来,要求信息公开有理有据,况且副部长分工信息又不是什么国家机密,那么为什么这三个部委还要给自己带来如此“麻烦”?

    这三个部委当然有自己的“小算盘”。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存在着公权力大于一切,政府高于一切的逻辑,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我们已经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施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但是实际情况表明,法律很难对公权力产生绝对的效力。因此,在这三个部委眼里,尽管李燕的要求合法合理,但是配合不配合,公开不公开,还是自己说了算,对于李燕的要求,能拖就拖,能拒就拒,到了最后也就不了了之;即使最后被认定违法,那也算不得什么,一个研究生能拿三个部委怎么样呢?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李燕作为一个公民,勇敢地拿起了法律武器,依照《行政诉讼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最高法院的相关规定,对三个部委提出了诉讼。尽管法院还没有正式立案,三个部委也没有对此发表任何评论,但是毫无疑问,全国人民都在盯着他们,看看他们会不会像平时宣称的那样认真依法行政,向公民公开信息!

    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温家宝总理提出我们要“依法治国”,“要切实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民主权利和民主权益,其中最主要的是选举权、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然而,长期的政治实践证明,要达到温总理所说的目标,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主动、自觉难以达到,还离不开包括每个公民在内的社会监督。

    我们普通公民不仅是这个国家的劳动者,也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推动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国家各方面进步发展。在一个现代社会,我们不可能人人参与管理公共事务,但是我们可以用锐利的双眼监督他们是不是在依法办事。当他们侵犯我们的合法权利时,我们可以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法治渠道制约他们的行为。我们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法律已经赋予我们这样的权利,我们要负起责任来,充分利用好这个权利。

    现在还不知道李燕的一纸诉状能不能让这三个部委改变态度,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勇敢地行使我们的监督职责,不断地通过合法渠道捍卫我们的权利,政府部门就越来越会依法办事,权力也就越来越受到约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民的较真也能促使政府部门依法办事
根除地沟油需要全社会拧紧阀门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