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隐秘小院产出八种“品牌水”
本报联合质监部门端了一桶装水黑作坊
  • 2011年09月16日 作者:
  • 【PDF版】

    黑作坊内贴着不同生产地、不同品牌标签的水桶,多达8种。        本报记者 孙国祥 摄

    本报9月15日热线消息(记者 张浩 张)14日,本报与潍坊市质监局联合举办的局长接线日活动中,有市民举报在高新区与坊子区交界处一隐秘处,有一桶装水黑作坊。潍坊市质监局稽查局执法人员随后前往现场,并查扣了近200个水桶。记者发现,一些水桶早就装满了水,却不标出厂日。

    14日,潍坊市质监局稽查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的线索,在高新区和坊子区交界处一片农田环绕中找到了加工桶装水的一个小院。

    进入院门,只见院子里有散落着一些纯净水空桶,并没有其他相关物品。稽查人员又穿过院子里的另一道铁门,发现后面一间200平方米左右的仓库里,摆满了纯净水空桶。在靠近大门的位置上,将近200个深色水桶堆叠在一起。稽查人员说,这类不透明的桶已经不能在市场流通,因此已经作废。在仓库北侧及东侧还有将近200个透明空桶。

    能用的近200个水桶中,有一些装满了水。按照规定,已经装水的水桶就必须封口并标上出厂日,但该桶水根本没有封口,更提不上标有出厂日了。

    “水桶仓库”东侧还有一个门,稽查人员走进后发现了净化水的设施、两个一人高的塑料水罐和五个1米多高放在铁架上的塑料水罐,里面都盛着水。看水管的连接方式,稽查人员分析,户外抽来的水被储存在一人高的水罐里,水罐里的水通过净化水的简易设备被送到放在铁架上的小水罐内,由于小水罐摆放位置较高,可以利用重力将水直接输送到“水桶仓库”里的水桶里。

    稽查人员在清点仓库内物品时,发现了贴着不同“生产地”不同“品牌”标签的水桶,多达8种。仓库里还有一些没贴在水桶上的桶装水品牌标签,标签上面标的生产地有昌乐、临朐、潍城,甚至还有青岛崂山区。稽查人员说,该桶装水生产点没有工商营业执照,也没有质监部门发放的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属于黑作坊。

    近200水桶和生产纯净水的设备被查扣。稽查局谭洪亮副局长说,为了保证市民们的饮水健康,质监部门在严格管控桶装水生产企业的同时,也鼓励市民们举报。

    防守:

    门外摄像头门内大狼狗

    15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执法部门对非法生产加工点执法力度的加强,大量无照无证的黑作坊被取缔,但仍有少量的黑作坊藏身于偏僻的废旧厂房、大门紧闭的农家小院,而且反侦察能力越来越强。

    潍坊市质监局稽查局的一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如果没有内线举报,靠普通人发现制假售假的黑窝点很难。“一般都是晚上去。”这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的黑作坊警觉性都很高,有的藏身于偏僻的废旧厂房,有的则直接在大门紧闭的农家小院里进行生产加工,而且白天基本上不生产,都是等天黑之后再偷偷摸摸的生产,天一亮就把当天生产的货物运走,不留证据。

    在接到举报后,他们一般会先去蹲守,核实是否情况确切,因为生产多在夜间,执法人员也就选择在夜间蹲守。“必须要先核实清楚。”执法人员说,因为黑作坊多为农家小院,从外表上看就是普通的民居,如果没有证据,那就是私闯民宅。

    有些黑作坊防护很严密,一位执法人员说,有些在院内养大狗,执法人员无法进入,有的则直接在门口安摄像头。在今年7月份,他们查获了几个电热毯黑作坊,这些黑作坊门口都安着摄像头,不管执法人员从哪个方向靠近都会被发现,最后只得趁凌晨一早他们开门的时候,执法人员才一拥而入的将其查获。

    支招:

    啥水可以放心喝“PC”“QS”标识不能少

    潍坊市质检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桶装水生产企业重复使用的水桶必须为PC桶。市场上销售的饮料瓶都是PET材料,本身并没有什么危害,但PET桶由于材质不耐高温,反复使用会使有机物质残留的单体溶解到水中,对人体造成危害,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PC桶底部有“PC”字样、QS标志和生产许可证编号;而“PET”桶底部则是“PET”字样,没有QS标志和生产许可证编号。

    正规厂家的正规水桶必须用食品级PC材料制成,对人体无毒。通常,好桶外观透明光滑,通身呈均匀、纯正的淡蓝色或天蓝色,无杂质、无斑点、无气泡,手指轻拍桶壁声音清脆且有韧性。坏桶外观暗蓝色或乳白色,色彩暗淡不均匀,透明度较差,桶壁有杂质多斑点,手指轻拍桶壁声音沉闷,且韧性较差,易开裂变形。

    对于QS真伪标识的检定,可通过网络查询。市民可登录国家质检总局网站(www.aqsiq.gov.cn),进入食品生产许可信息查询,输入企业名称或QS编号等信息,即可检索到与该企业或QS编号相对应的产品等方面的信息,也可查询到全国获得QS证书企业的有关信息。

    潍坊市目前桶装饮用水获证企业64家,主要分布在青州16家、临朐9家、寿光6家、高新区6家、潍城5家、安丘5家、坊子5家、昌乐4家、诸城3家、奎文3家、高密1家和寒亭1家。

    提醒:

    线索举报信息不全难受理

    15日,记者从了解到,今年上半年,12365质监热线共受理电话和传真2969起,但是其中的有效业务只有569起,不少消费者在反映问题时,没有提供详细的信息,使得质检部门难以进行有效受理。

    12365质监热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拨打热线时可以选择电话留言或者人工服务。选择人工服务的话,接线员将会详细的向消费者了解情况,并录入系统,但是不少的消费者在拨打电话时出于各种原因选择电话录音或者传真,很多提供的信息并不全面,使得质监部门也无的放矢。有不少是因为举报单位不存在、举报信息不完整或者举报地址不确定而导致所受理的业务无法进展。

    “只是说在哪个村子里。”工作人员介绍说,有的举报留言中,只是简单的说在哪个地方有人在非法加工,但是对具体的位置或者生产何种产品只字不提。质监热线电话暂时不能显示来电号码,投诉者不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工作人员也难以再进行核实。

    现在的一些非法加工点,都会选择比较隐蔽的场所,没有具体的位置,执法人员了解情况时难度很大,即便是一个村子里,也很难发现生产地点,而且容易“打草惊蛇”,让非法生产者有所防备,再检查难度就更大了。

    本报记者 张浩 张

放大 缩小 默认
隐秘小院产出八种“品牌水”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