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2年的车轮人生
  • 2011年09月16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宋昊阳 丛书莹

    随着飞机和动车的发展及普及,长途客运受到冲击,曾经的辉煌正渐行渐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少客运司机最终选择了退出,但也有一部分司机选择了坚守,在经历过客运史的变迁后,仍对这份职业不离不弃,张玉明(化名)就是其中一位,他说,他就像这大巴轮子一样,车到哪儿,他就到哪儿。

    12年,车到哪,他到哪

    黝黑的脸庞,粗糙的皮肤,黑眼圈外加大大的眼袋,泛红的眼睛,这就是张玉明。张玉明,潍坊的一位长途客车司机,今年30岁,但是已经开了12年的长途车。

    由于经常熬夜,张玉明的精神状态不太好,显得比实际年龄老,而且一直眨眼睛,他说是因为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发干,发木,所以得时不时的眨几下才舒服。

    张玉明本是济南体工队的一名竞走运动员,9岁就开始练竞走,教练也很器重他,但是因为腿部受伤他不得不放弃了他热爱的体育,回潍坊做了一名长途客车司机。

    他跑过诸城、安丘这样的短途线,也跑过威海、济南这样的省内线路,而从06年之后,他开始跑银川、温州、沈阳这样的长途线路。用朋友的话说,他是天南海北都闯过了。

    如今,张玉明的长途客车正在跑长沙线路,他每天6点钟起床,出车前要检查油、水、零部件、底盘等,11点发车,历经19个小时,到第二天八点半才到达长沙,跑一个来回就要四天的时间。

    然而,19个小时只是正常行驶的时间,如果出现突发状况,时间会更长。2009年腊月28,长沙下起大雪,路上堵车加上路不好走,让张玉明的客车比平时慢了14个小时,总共花了33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长沙。

    谈起自己的工作,张玉明笑了笑说,他就像这大巴车上的轮子,车到哪儿,他就到哪儿,一年下来,有一多半时间是和大巴车一起度过的。

    途中又苦又累

    张玉明如今跑的是长沙线路,在这之前,他还跑过很多线路,而众多的线路中,让他最难忘的,要数沈阳了。

    2008年12月,沈阳,大雪,零下二十度,张玉明从银川线路换到了沈阳线路,他的车穿越过西部山脉以后,又来到了北方的冰天雪地。高速路旁满满地全是雪堆,除了白色,还是白色。

    一到冬天,往沈阳方向的道路多半变成了冰面,不仅车速降下来了,连转弯和刹车,张玉明都小心翼翼。每次从潍坊开到沈阳,张玉明总能在路上看见车祸什么的,轻点的只是追个尾,重点的,整个车身都翻了个。

    看到这些,张玉明就一个劲的提醒自己,一定要细心开,千万不能有半点马虎。那天,张玉明正全神贯注地注意着行车情况,突然,他的大巴车开始不听使唤,打了个滑以后慢慢地停了下来。下车一看,原来大巴车的传动轴掉了,因为在高速路上,买不到相应的部件,张玉明只好托人从山东买好送过来,在等配件的几天时间里,张玉明和同事在冰冷的车上等了两天半。

    因为沈阳的气温只有零下20度,他们在车上盖了好几床被子都没有感觉热乎。由于气温低,张玉明的头发几乎都冻住了,眉毛上都是霜,甚至被动得没了知觉。

    配件终于来了,大巴车也终于修好了,张玉明三人也像死里逃生一般,匆匆地回到了潍坊。用张玉明妻子的话说,他就像逃难回来的一样,整个人都虚弱憔悴了不少。

    张玉明说,这是他这三十年过的最冷的几天,一辈子都忘不了。

    对家人更多的是亏欠

    像很多跑长途线路的司机一样,张玉明每个月有一多半的时间是在车上度过的,一个月只有7个晚上在家,15天在路上,7天在外地过夜。

    这,就是他的车轮人生,一辆38座的大巴车,一年下来比妻子陪伴他的时间还要长。

    张玉明觉得,做了这一行,最对不起的是家人,因为在家的时间真的很少,回家后的时间也大都放在了休息上,更别说带家人出去玩了。

    他每次出车,家人都会看天气预报,妻子一天都打好几个电话,晚上过了12点,妻子也要给张玉明打个电话,叮嘱他晚上开车注意安全。

    他的父母每天都算时间,算他哪个点开车走到哪了,有时候父母给他打电话问他是不是到哪哪哪了,他很惊讶说怎么那么准,妻子跟他说后,他特别感动。

    在家人眼里,长途客车司机这份职业,风险很大,很让人担心。工作时间长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压力大,因为司机掌握着全车乘客的命运,稍不注意命就没了。

    最近长途客车出了事故,家里人有些不让他干的想法,生怕出了岔子,电话不断。张玉明从18岁开始开车,12年他给予家人的更多的是挂念。

    张玉明直言不讳地说,他学历不高,没多大本事,只能开车赚点钱养家糊口。但他不止一次地说,绝不会再让下一代开长途车,因为太累,而且危险系数也高。

    张玉明有个可爱的女儿,今年5岁了,他上次走的时候女儿又哭又闹,不想让爸爸走,想让爸爸多陪她一会,张玉明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张玉明说,等有机会,回家多陪陪家人,把欠他们的东西一点点补回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2年的车轮人生
潍坊客运发展史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