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黑白灰到红黄蓝
一个摄影师镜头中的孔子文化节变迁
  • 2011年09月16日 作者:
  • 【PDF版】

    祭孔仪式(2009)。

    2004年祭孔大典。

    2006年祭孔大典

    2008年祭孔大典

    2009年孔子世家续谱典礼

    国外祭孔团

    2009年孔德墉在恭读祭文。

    2001年孔子文化节开幕式。

    祭孔仪式。

    2009年祭孔乐舞表演。

    1986年祭孔观礼上的各界群众。

    1986年祭孔观礼上的社会名流。

    1988年祭孔仪式。

    1989年孔子诞辰2540年纪念邮票发行。

    1999年全球网上祭孔揭幕仪式。

    本报记者 曾现金

    孔红晏,孔子第77代孙,属孔氏家族的大宗户(衍圣公府是孔族大宗),现任曲阜市档案局副研究员、曲阜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从1986年开始结缘孔子文化节(当时叫孔子诞辰故里游),跟踪拍摄孔子文化节的相关活动至今,他成了拍摄孔子文化节次数最多的人之一。

    孔红晏很幸运,一上班就遇到曲阜的大事件。孔红晏回忆说,他1986年7月到县政府报到,有关负责人说你缓缓再来报到吧,曲阜要撤县改市了,公章暂时停用了。当年8月,孔红晏成为曲阜市档案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为重大活动拍照保存资料成为他主要工作内容。

    除了前两届孔子故里游没有参加,随后的文化节孔红晏一届也没落下。因此,孔红晏见证了文化节的各种变迁,比如,1989年孔子故里游更名为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1995年首次恢复孔氏后裔祭祀孔子,2004年政府官员首次公祭孔子,2005年全球联合祭祀,2006年两岸联合祭孔等。

    这里,本报撷取孔红晏先生拍摄的部分作品,以此直观地反映孔子文化节的变迁。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黑白灰到红黄蓝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