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力部门吃“特供”加重百姓担忧
  • 2011年09月19日 作者:
  • 【PDF版】

    □于文军  浙江一些部门和单位借助权力在生态环境优越的遂昌县开辟农产品“特供渠道”,让当地一些绿色农产品基地高标准保障其部门和单位内部供应,干部有了“特供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下,公众谈食色变,惊恐不已,垃圾食品、有毒食品正在围剿我们,如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等等。无论当官的还是平民百姓,都企盼绿色食品,都应当吃绿色食品,这有益于健康。问题在于,作为百姓公仆的权力部门官员,应当设法让绿色食品惠及广大百姓,没有理由让其成为自己的“特供”“专供”。

    政府权力部门利用权力搞所谓“特供”,就是搞特权,权力自肥的表现。这些部门握有权力与资金,以各种名目进行权力寻租,把公共资源作为交换筹码,以权谋私,以低价甚至超低价享用着优质的、普通百姓享用不起的绿色食品,侵害的是公众的利益,散发着令百姓痛恨的腐败臭气,怎能让公众建立起对政府的信任感?

    政府权力部门利用权力搞所谓“特供”,自然影响到这些部门打击查处有毒有害食品的信心和积极性。当这些部门官员安心享用着绿色的“特供”食品,他们怎么感受到食品安全危机下老百姓的忐忑不安?会对食品安全有切肤之痛吗?还会使劲保护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吗?

    政府权力部门利用权力搞所谓“特供”,也降低了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指数。权力部门都不信任市场上的食品,开始消费“特供”食品了,老百姓还敢吃吗?更加忧心忡忡。

    前不久,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谈及食品安全问题时说:食品安全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我们这里的官员也没有特供,吃的东西跟大家一样,都是在街上买的,我们也有切肤之痛。这番话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人的生命尊严与健康权利是平等的,对食品安全的需求也是平等的,都必须满足,没有官民、贫富、贵贱之分,没有城里人与乡下人之分。我们除了要继续强化食品安全的理念,还要进一步树立食品安全平等的理念,对“食品安全双轨制”零容忍,取缔“特供”“专供”食品,让人民公仆和人民同吃一个“米袋子”里的米,同吃一只“菜篮子”里的菜,同甘共苦,同舟共济,这样,老百姓才有希望获得最公平、最满意的食品安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风眉批
权力部门吃“特供”加重百姓担忧
陈光标砸奔驰,炫富而不环保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