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该怎么进行保护与展示呢?在16日的专题研讨会上,五位专家应邀为南旺枢纽工程建言献策。枢纽工程大部分河道已断流,部分河段能不能恢复水系,恢复水系之后的维护和排水问题成为专家们热议的焦点。
“如果疏通周边河道,一定要综合各项因素,找到最有利的方式让静态的文化遗产‘动’起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克忠说,现在枢纽工程大部分河道已经断流,如果疏通河道,一定要综合权衡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百姓生活等各项因素。此外,仅仅展示南旺枢纽单体还不够,还应展示枢纽工程的坝、闸、河堤以及马踏湖、南旺湖等遗址,对于有图可寻的遗迹,可以进行部分恢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力军表示,在好多年前,他就听说过南旺枢纽工程这个名字,他说,水是京杭运河遗产的重要元素,如果部分河段恢复水系,有助于游客理解枢纽工程的原理,但如果只是为了让游客划船而恢复水系,那就没必要,毕竟这里是遗址,不是公园。
北京中元工程设计顾问公司机电总工程师何伟嘉对恢复水系后续问题考虑得比较全面。他认为,在保护与展示过程中,首先要解决核心展示区的雨水蓄积问题。原有建筑群的排水系统已经破坏,如果恢复部分河道的水系,就要从宏观上考虑上游水源的影响、下游是否具备排放功能、水系的维系成本、丰水期的应对等因素。
“部分河道恢复水系,对考古调查将有一定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奚雪松有些担心地说,明清时期的部分基桩有可能成为遗址,恢复水系这些遗址就将被淹没,同时也不利于斗门等配套设施的考古调查。他建议,在运河博物馆增加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以及生产、生活用具等方面的展示。
“南旺枢纽工程在京杭大运河申遗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河道处处长匡少涛认为,南旺枢纽工程以漕运为中心,围绕截、引、蓄、分、排五大功能,解决了会通河的水源难题。在展示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游客的认知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用通俗的方式展示枢纽工程的科技性。另外,现在小汶河处于断水状态,如果恢复河道水系,其景观功能将大于水利功能。同时还要做好《小汶河治理规划》,充分考虑南水北调对水质的要求。
本报记者 曾现金 王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