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港城刮过《巴渝风》展现“多面重庆”
  • 2011年09月19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9月18日讯(记者 孔雨童) 一场描摹重庆风物、展现纯正巴渝风土人情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巴渝风》17日晚在烟台大剧院上演。整场演出中,观众们时而在体现川江汉子闯滩的弦乐中体味大气磅礴、惊心动魄;时而在诠释巫山神女浪漫迷离的乐曲中沉醉不已。此外,一些最具重庆民间风味的花灯调、车灯、扬琴等也被融入演出。有观众在演出后表示,有种在音乐中“观重庆”的感受。

    雾都、红岩、巫山云雨……在演出前,提及重庆,不少观众都能说出一些跟象征它的名词,但这都不是完整的重庆。17日晚上,由重庆民族乐团带来的《巴渝风》给观众展徐徐开了一副点缀着重庆山水、弥散着重庆风味的画卷。《迎春花灯》、《川江洄响》、《巫山神女》、《云阳虎将》《红岩颂》……在表演形式上,演出融入了曲艺、川剧、歌剧等;而观众除了能在现场听到充满男儿气的川江号子,被誉为重庆曲艺艺术中的四大曲种的车灯、扬琴、竹琴和清音也出现在演出中。

    “这是第一次以这样完整的重庆民乐形式出访全国。”重庆民族乐团团长王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部原创的作品,乐团专门邀请了全国知名的作曲家吴华、王晓刚到重庆进行采风创作。

    “你会听到重庆的雾、云、霞,听到三峡,听到巫山神女。”王毅介绍说,三峡大坝建成后,原本的很多险滩都被淹没,现在的市民若再去重庆,可能已经见不到当年三峡的神韵。但是,这次的创作中用声音再现了三峡的险滩急浪,也现了川江船工的猎猎雄风,可以弥补这一遗憾。“重庆人很豪爽,而山东人也是这样,在山东观众对乐曲的理解力很高。”王毅说。

    而对于采用民族音乐这种表现形式,指挥王石民则表示,民族音乐是大家心底所熟悉的一种形式,“大家可能一听某种调就觉得亲切,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港城刮过《巴渝风》展现“多面重庆”
中国两日揽金30枚 居金牌榜首
“大衣哥”现身烟台唱响经典老歌
20余项文化大餐等您“尝鲜”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