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菏泽市牡丹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人民满意的银行才是好银行
立足区域实际、抢抓发展机遇、树立良好银行形象,是他们创新发展的重点之一
  • 2011年09月22日 作者:
  • 【PDF版】

    上门服务,向个体工商户颁发贷款证。

    牡丹区是菏泽市的经济重镇,劳动力多,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菏泽市牡丹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牡丹区联社)始终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城经济”市场定位,改善对三农发展的服务方式,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优化中小企业在当地融资环境,至2011年8月末,牡丹区联社各项存款余额88.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5.9亿元,当年累计发放涉农贷款32.1亿元,投放中小企业贷款14.9亿元,带动253家中小企业实现华丽转身,解决近万人就业难题,有力地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支持中小企业 实现社企多赢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是他们的责任

    多年来,菏泽中小企业多而不精,“融资难”、“销路窄”、“成本高”等问题成为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的主要因素。牡丹区联社立足菏泽丰富的小企业资源优势,以符合国家特殊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环保节能型及成长型小企业为投放重点,充分发挥信用社贷款手续简洁、审批效率高的特点,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服务部门。牡丹区联社把小企业贷款营销作为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分散信贷风险的工作重点,针对小企业拓展中遇到的如行业政策执行严、小企业准入门槛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成立了公司业务一部、二部、三部,配备精兵强将,打破专业分工,实施综合营销。除对小企业积极营销拓展贷款产品外,还打破专业分工界限,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实施组合营销、交叉营销、联合营销等“一揽子”综合营销策略,采取改进小企业贷款利率定价、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加强信贷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开展工作。从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建设入手,本着“规范程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原则,对资料收集、调查报告、信用评级、审批权限、利率定价、贷后检查等各项环节作出明确规定;根据小企业的特点和需要,开发切合小企业需要业务品种。

    改变服务方式,提高审贷效率。牡丹区联社认真执行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三查”制度,改变以往闭门等客的服务方式,积极主动上门进行企业调研,为各企业提供金融咨询。除了在信贷政策、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加班加点,对资料完整、合规的贷款申请,确保在3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办理发放手续外,还通过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财务制度,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在确保合规合法前提下,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对符合条件的小企业贷款业务,积极高效快速办理,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开展信用工程 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帮扶农民,是他们的民生工程

    “信用是财富、合作是力量”。近年来,牡丹区农村信用社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因地制宜,扎实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使成千上万的农民群众切身享受到了像存取款一样方便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便利优惠服务,在全区打造出了“人人争当信用户、家家致富奔小康”的可喜景象,成千上万户群众亲身体会到了信用户评定带来的巨大变化。至目前,已评定出农户信用户31423户,授信总额51.5亿元。打造出了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信用环境,全面落实“阳光办贷”,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39.6亿元。

    推出阳光办贷,做农民贴心人。牡丹区联社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与基层职工同吃同住同工作,发扬老一代信合人“挎包银行”的优良传统,带着宣传材料、打印机、申请表,顶酷暑、战严寒,入农家、下地头,对父老乡亲宣讲信用户评定和小额信用贷款政策,上门办理评定申请手续,以真诚的感情、朴实的作风感染了群众、打动了群众,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赢得了地方党政、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一位大学生村官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年,信用社到村上为我们做宣传、办申请,送服务、送资金,群众方便,我们高兴!”农民群众切身享受到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便利优惠,许多农民深有体会的说:“信用社阳光办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真为我们架起了一座‘致富金桥’”。

    实施兴农计划,为农民谋出路。牡丹区农村信用社本着“一乡一业、多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布局出发,大力实施兴农计划,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采取适度提高授信金额、坚持“一次授信、周转使用、随用随贷、利率优惠”,简化贷款程序,推行“阳光办贷”,不仅做到了“锦上添花”,更做到了“雪中送炭”,由点带面、全面推进,扶持越来越多的农民发家致富,从根本上加强和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的两难局面。

    如今在当地“穷可贷、富可贷,不讲信用不能贷”的信用意识蔚然成风,农民十分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和信用等级,人人争当信用户、家家致富奔小康的热情日益高涨。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下,目前当地建成黄瓜、苦瓜、油菜、西红柿示范基地和园区60多个,建成农村专业合作社上百家,推动了“一村一品”工程发展,信用工程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创新服务方式 改善服务形象

    良好银行,是他们的目标

    自去年以来,牡丹区联社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以提高员工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和工作积极性为切入点,对全员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让员工明白服务与经营、集体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人人自觉维护信用社形象和声誉,主动热情地发挥自身特长的奉献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化服务,联社专门聘请专业培训机构专家就礼仪知识、文明用语、举止仪表集中进行了正规化、全方位的学习训练。同时,加强员工业务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及合规教育,通过不断创新手段,服务创新做到培训教育到位、硬件建设到位、岗位规范到位、广泛宣传到位、作风建设到位及机制建设到位的规范服务七个到位,让服务工作实现了理念、方法、行为、内容上的根本转变,全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干劲空前高涨,为转型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全辖营造出人人讲服务、人人抓服务的良好氛围。

    牡丹区联社优化信贷服务功能,始终把支持农民发家致富、企业发展壮大、完善金融服务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来抓,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思路,为助推地方经济和谐有序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民满意的银行才是好银行
p33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