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区六成老人家中独居
中秋,月圆人孤单
  • 2011年09月23日 作者:
  •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刘腾腾

    刚刚过去的这个中秋,是千家万户的团圆日。但在岛城,不少老年人独自守在家中,寂寞度过了这个月圆夜。相关调查显示,青岛的老年人口逾131万,超过总人口的17%。市内四区的空巢老人超出六成。重阳节临近,空巢养老,再度引发关注。

    七旬老太寂寞度中秋逢人亲切拉家常

    19日,走进昌化路上的一个小区,记者敲开了战小平的家门。75岁的战小平独自一人在家,正在厨房切菜,见到记者,老人亲切地拉住记者的手不停地拉家常:“我这房子有段时间没来过生人了。”

    2000年,战小平跟随丈夫从老家淄博来到青岛。三个孩子都在淄博工作,平日里老人与子女通过电话联系。2007年,老伴去世后,年过七旬的战小平开始了空巢生活。

    老人居住的房子大约90平方米,老伴去世后,她就一个人住在这栋房子里。刚刚过去的这个中秋,外地的孩子不能赶过来,老人一个人在家过了节。

    66岁的于英蕙也是空巢一族。1979年,于英蕙与丈夫从老家乳山来到青岛工作。六年前,老伴突然离世,于英蕙无所适从。子女工作繁忙,不能一直陪在老人身边,老人开始抵触周围的人,担心自己孤身一人无法合群,每当看到一对对老年夫妻互相搀扶经过时,老人都伤心不已:“坐公交车时,看到有老头老太太一起坐车的情景,我就想到自己孤单一个人,就一路哭回家。”

    在老伴去世的前三年里,老人除了买生活用品外,几乎没有踏出过家门一步。“大小事都让儿子处理,我不愿意见生人,见熟人也不想打招呼。”提起三年前近乎自闭的生活,老人心有余悸。

    2010年,青岛市老龄办调研处对市内四区4000名老年人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有2600多人为空巢老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6%。另一份老人对子女的希望情况的调查显示,在给付赡养费、负担医疗费、精神关爱和多打电话等需求中,常回家看看为空巢老人的第一需求。

    老人不愁食饱衣暖渴盼子女精神慰藉

    青岛市老龄办调研处处长卢成梁介绍,调查中发现许多子女对父母的精神需求缺乏认识,以为父母食饱衣暖就足够了,更重视的是对父母经济方面的供养。然而实际上,大部分城市老人有退休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他们最期盼和最渴求的是子女在精神上的慰藉。由于城市中土地和房屋的限制,很多城市中的老人选择不与子女住在一起,相较而言,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要比城市老人严重不少,在经济给予和精神关爱方面都需要子女关注。

    卢成梁介绍,随着独生子女已经逐渐长大离家,在现在的城市家庭中,大批中年人同时涌入“空巢家庭”的行列,在“空巢家庭”的成员特征上体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中年父母们在陪伴子女20余年后,因为子女上学和工作等原因,不得不撒开双手,当子女突然离开身边时,会觉得无所适从,很难习惯。

    我国计划生育二十余年,现阶段许多空巢老人都只有一个孩子,卢成梁称,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空巢老人的出现,“如果空巢家庭再多一个孩子,就可能多一个孩子在老人身边,这会适当降低空巢率,正如实施计划生育前,我国基本没有出现空巢的现象一样。”

    子女少回家缺乏关爱空巢一族易自我否定

    自己在家太孤独,去养老院如何?75岁的战小平认为,自己现在能够自理,平时也可以找朋友聚会聊天,如果去养老院会觉得拘束,“好像孩子不愿意抚养一样。”不少老人怀有同样的想法。

    天使温情空巢乐园的组织者杨晓凌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会有所下降,导致老人开始对自身进行否定,产生自卑感,“有的老人年纪大了,自理能力方面会出现问题,很多老人会产生自己没有用的念头,还有老人疾病缠身,会担心拖累子女。对于空巢老人来说,子女因为工作和距离等原因,不能经常回家,老人会感到缺乏关爱,更容易自我否定。”杨晓凌说。

    老人们基本上没什么兴趣爱好,离开子女时间久后容易产生孤独感,家里四处静悄悄,没有生气,老人心里有话无处倾诉,有时间没事可打发,这样的老人比较难合群,时间一久容易出现抑郁症状,精神寂寞、孤独,觉得生活没有意思,经常回想往事,感到失落、悲观。

    考虑到这些心理状态,空巢乐园每周五会组织老年人活动,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唱歌、学习上网等等。通过组织活动让老年人来参加,会适当排解老人的空虚。

    “现在很多老人私下里会一起组织聚聚,都挺开心的,而通过一起帮助生病的人,老人们会觉得实现了自我价值。”杨晓凌介绍。

    在自我封闭三年后,于英蕙如今走出了空巢小屋。每天都爬上山去跟着大伙一起做健身操锻炼,起初是跟着人家在后边做,渐渐地开始跟周围热情的老年人熟识起来。“时间长了,感觉大家都很真诚很热情,不会因为我总是一个人就排挤我,直到现在我还每天上山锻炼,跟大伙儿聊聊家常,都坚持了三年了。”老人说。

    社区居家养老解空巢难题老人盼子女常回家看看

    战小平老人说,如今,她排解孤独的方式有很多:周一去四方区的老年大学与朋友唱歌,周二联系同学出来喝茶、聊天,周三去市南区的老年大学学习跳舞,隔三差五还会有个演出。“工作排得满满的,整天不着家,我孩子都说我退休的人比他们工作的人都忙。”老人乐呵呵地说。

    老人还是个冬泳爱好者,今年是她每天坚持下海游泳的第16个年头。“人老了,身体需要锻炼,身体一垮就会拖累孩子,所以我一年四季坚持游泳,基本没有间断过。”战小平说,不参加活动的时间里,她就在家学习刻瓷,“每天回家吃完晚饭就敲敲打打,刻了几十件呢,送给朋友了,一直没闲着。”

    卢成梁认为,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促成了空巢家庭的迅速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追求精神生活,老少两代人都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越来越多的自由,我国

    的空巢现象会成为发展趋势,而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会日渐突出,在短期内难以解决。

    对此,卢成梁认为政府、社会和子女的关注度仍有不足,“比如,社区应该多组织一些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空巢老人上门服务解决难题,组织活动室等等。”在政府方面,卢成梁认为新加坡的住房政策可以效仿:新加坡87%的公民住的是政府租房,新加坡政府提倡子女与老人同住,对与老人同住的子女会适当减免租金。

    在子女方面,在安排好父母的物质生活的前提下,保持与父母的联系。要经常关心父母,常回家看望,多陪父母聊天,了解父母的真实需求。即使不能回家,也要经常打电话问候,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逐渐淡薄,但是尊老敬老是几千年的民族传统,一定要继续传承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秋,月圆人孤单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