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人公交抢座折射老龄社会尴尬———
社会资源配置如何有效“敬老”
  • 2011年09月23日 作者:
  •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蓝娜娜

    对于大部分市民来说,公交是主要的出行方式。如此基础的社会资源,在如何使用的问题上,却让上班族和老人起了不小的冲突。上班族称,为防止“抢”车时挤伤老人,希望老人错峰乘车,而老人则称,买菜、送孩子赶上高峰期实属无奈。一场旷日持久的座位争夺战,双方都盼能有合适的解决方式。

    现场:

    年轻人挤车上班老年人挤车回家

    19日早晨6点半,记者在团岛公交车站看到,等待公交车的人群以学生为主,也有零零散散几位刚从旁边团岛农贸市场赶完早市回家的老人,总体来看,客流量并不是很大。7点半开始,车站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上班族和陆续赶完早市的老人成了乘车“主力军”。

    记者看到,除了以老年乘客为主的220路,316路车可以算是老年人和上班族争抢最严重的公交车。当一辆316路公交车开向站点还没停稳时,等车的人就一窝蜂地往前门处靠拢,此时有些腿脚不灵便、拿着大包小包的老年人,只能着急地迈着小碎步跟在人群后面,而身体稍好一些的老人则混在“抢”座大军中拼命挤车,还有的老年人无奈地退到一边,等待下一辆车。

    “坐车的人太多了,我不求上车后有人给我让座,能让我坐上车就行了。”85岁的盛贤庚老人说,自己每天早晨6点就来赶团岛早市,买点新鲜蔬菜和水果,再带份早餐回家,这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虽然自己的身体还比较硬朗,但是挤车的时候还是担心会被碰到或发生意外,不敢与年轻人争抢,他一般都是等所有人上完车后再上,如果车上人满了,就只能等待下一辆车了。

    矛盾:

    让?上班族有心无力 抢?老年人另有苦衷

    “老年人本身就行动不便,还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走得更慢了,我们这些赶车的人看着真着急啊。”上班族张小姐说,上班的人为了避免迟到,即使再拥挤的车也会想办法乘坐,挤车的时候根本无暇顾及身边的老人,眼看着老人拿着的大包小包东西让本就拥挤的车厢更挤了,有时心里挺不舒服。记者注意到,虽然有些年轻人注意到了身边的老人,但是却极少有人为老人让道,只是在上车时偶尔有人让老人先上车。她建议赶早市的老人在购买完物品后,稍微拖后乘车的时间,尽量错开高峰时间乘车。“挤着上车的人很多,就算想让道也没有能挪动的地方,一边挤车一边担心碰伤身边的老人、挤坏老人手里的东西,真的挺为难。”市民王璇说。

    对于年轻人提到的错峰乘车,85岁老人周玉兰感到很无奈。“我也不想赶在这个点挤车,可是如果晚了,早市就没有了。”85岁的周玉兰老人说,自己每天早晨6点就会到团岛赶早市,因为早市上的蔬菜、水果很新鲜,种类也很全,最重要的是价格适中,对于家庭情况一般的她来说正合适。但每次她赶完早市回家吃早饭,就差不多在7点半左右了,正好赶上客流高峰,可如果晚点出发,早市上新鲜的蔬菜就被人买光了。

    由于高峰时段乘车的老人很多,在36路和220路等老人乘客多的路线上,时常出现低龄老人给高龄老人让座的场面。“高峰时候车内坐着的都是老人,一旦再上来一个年龄大点的,我这种刚跨入老年人行列的就得给老大哥、老大姐让座了。”60岁老人邹殿信说,低龄老人给高龄老人让座时也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有时候看着一个人挺年轻,询问后才知道比自己年龄大,于是赶紧起身让座。

    难题:

    高峰路堵不能多发车 老人乘车司机挺紧张

    19日上午9点,记者在宏达巴士36路总队看到,因长时间没有发车,等待的乘客达到了三四十人,其中老年人占了一大半,很多都是刚刚从附近的榉林园农贸市场赶完早市出来,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有人因为东西太重直接放到了地上。“明明院子里停了好多车,怎么老不发车,我们都等了十多分钟了。”等车的一位老人埋怨。此时,见到有工作人员走过来,不满的老人纷纷向调度员抱怨起来。

    36路总队调度员刘宝春告诉记者,年轻人和上班族挤公交原本可以增加发车密度解决,但是高峰时段车队发车很难控制,有些已发出的车辆被堵在路上,没发出的车辆未到发车点,由此拉长了乘客等车的时间,而即便在高峰时段车辆全部发出,也经常全被堵在路上,使得车队出现无车可发的尴尬。因此,这种解决方法行不通。

    公交电车分公司26路队队长白镇昆告诉记者,高峰时段不仅60到80岁之间的老年人多,80岁以上行动不算灵活的老人也不在少数。而在这些高龄老人中,又有多数人在没有家人陪同下就独自乘车。

    “驾驶员在开车途中,会通过后视镜观察车上老年乘客的状况,只要有老人在,开车就必须非常小心。” 白镇昆队长说,老人的骨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脆弱,高龄老人在乘车中如果遇到急刹车或者颠簸,很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对于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或者身体状况欠佳的老人,应该在家人的陪同下乘坐公交。

    记者了解到,公交集团各个公司路队除了在车内张贴温馨提示,还都在车内准备了应急药品、物品。对于老年乘客较多的路线,相关路队还在高峰时段组织手头暂无工作的人员到站口,为老年乘客提供帮助。

    记者调查:

    老年人集中路线 高峰客流七成皆白头

    记者从青岛公交集团获悉,在所有公交路线当中,经过4个农贸市场、众多文化公园及12所学

    校的36路车,以及经过3个农贸市场、近20所学校、众多休闲场所的220路车可以算是老年人最为集中的路线,其中36路公交路线也是青岛首条被命名为“敬老爱心线”的公交路线。

    36路车队书记张秀云告诉记者,老年人乘车高峰主要集中在早晨6点半到9点半,下午5点到6点半。根据每日客流量统计和老年乘客IC卡数据分析,36路车每天平均发送150车次,运送乘客量达到12万多人,其中老年人占到近3万人,总量占到25%。“其实,这近3万的老年人基本集中在早晨和下午的高峰时段,每辆车的老人能占到70%,其他时间老人非常少。” 26路车队书记王勇给出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20路车在高峰时段老年人乘车的比重基本占到了同时段该车总客流的70%。 

    为了减少老年乘客高峰时段乘车发生意外的概率,36路车队书记张秀云和工作人员根据长期运载老年乘客的经验,总结出了“老人乘车5妙招”。其中提到两点有关老年乘客高峰时段乘车的注意事项,一是提醒老年乘客上车时不要往前挤,尽量避开拥挤人群,在最后上车,如果车内过于拥挤,就等待下一辆车再上;二是提醒老年乘客在上车之前,准备好IC卡,以免因行动缓慢招致其他上班乘客不满,发生口角。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会资源配置如何有效“敬老”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