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镇馆之宝系列十七)李白客居兖州的佐证:
一块残碑记录诗仙行踪
  • 2011年09月23日 作者:
  • 【PDF版】

    残碑全貌

    文/图 本报记者 曾现金

    芸芸众生,有名的、无名的,谁能留得住时间?它们静默无声,却将时间的片段,封刻在自己身上,永久定格,这就是文物!请随我一起拂去历史的尘埃,揭开时间的面纱,来一段穿越的旅行,走近这些博物馆的传世瑰宝。

    李白客居山东20多年,他究竟住在何处?“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李白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及沙丘、沙丘城,这应该是他在山东的居住地。沙丘、沙丘城在哪里,学术界有多种说法,但是一直没有实物作为证据。1993年春末,兖州市在泗河中出土了《北齐沙丘城造佛像刻石》残碑,碑文中包含“于沙丘东城之内……”等字样,李白客居兖州的实证终于找到了。

    残碑竟扯出来李白

    在兖州市博物馆二楼展厅,有一块残缺的石碑,周身饱经沧桑的灰黑。别看它貌不惊人,其实它与诗仙李白有着很深的渊源,名叫沙丘城碑。记者看到沙丘城碑时,它由玻璃罩着,上方悬挂着碑文的拓片。据介绍,这块残碑长1.4米、宽0.37米、有字26行、2074字。

    这块残碑为何与李白扯上了关系?那就得说说“沙丘”。李白客居山东20多年,这是学术界所公认的。但是对于李白在山东的居住地,有多种说法。有的专家支持任城说,有的专家支持汶上说,有的专家支持曲阜说,还有的专家支持临清说,学术界一直没有确切的定论。李白的诗作中曾多次提到沙丘、沙丘城这两个地方,而这两个地方位于哪里,历史史料中没有明确描述。

    对于沙丘城的位置,有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它的位置也成为《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悬而未决的问题。兖州市博物馆副馆长董涛介绍,唐代骆宾王的《上兖州崔长史启》、明清代的《兖州府志》、清代的孔尚任《阕里志·古迹》中都提到了沙丘的位置或以沙丘城代指兖州城,但是在兖州市出土的文物中,一直没有实物证明沙丘、沙丘城位于兖州。

    而这块石碑,碑文上有“……以大齐河清三年岁次实沉,于沙丘东城之内优婆夷、比丘尼之寺……”字样。此碑的出土,说明北齐时兖州就有沙丘城之称。这块不起眼的残碑,成为李白寄居兖州的实证。

    39首诗皆有“沙丘”

    李白24岁出蜀,27岁在湖北安陆招赘、居住十年,36岁移居东鲁,这在学术界已成定论。但是对于东鲁居家的具体地点,却争论不休。李白诗中经常出现沙丘、沙丘城,尧祠送客诗有10多首,这些文字资料证明沙丘、沙丘城、尧祠成为研究李白居家地点的关键。

    兖州市出土的这块残碑,说明在南北朝时,鲁郡兖州的治城就称为“沙丘城”。唐代骆宾王的《上兖州崔长史启》一文中所谓“俄剖沙丘”是说丰城崔启曾任兖州长史之事。两者所提供的史料,足以说明“沙丘”和“沙丘城”就是鲁郡治所瑕丘城。据考证,李白在鲁郡兖州所辖各县的诗文数量总计有51首,其中作于鲁郡治城瑕丘(即沙丘城)的有39首。

    明万历八年《兖州府志》记载:沙丘在宗鲁门外(兖州城东门曾为宗鲁)。万历二十四年于慎行《兖州府志》记载:兖州府城(瑕丘)城楼有四:北曰镇岱、南曰延薰、西曰望京、东曰宗鲁。沙丘即在兖州城东门外。

    沙丘、尧祠,这些地名数次出现在李白的诗篇中,这也为李白在兖州居住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尧祠是祭祀唐尧的神庙,是唐代宴游的胜地,李白在尧祠送客的诗达18首。1940年的《滋阳(兖州)县志》中记载,“尧祠在县东南七里,监狱东汉熹平四年”“门前长跪双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这是李白诗中有关尧祠的描写。特别是李白、杜甫在尧祠相会,更是千古佳话。从艺术风格、跪式、造型大小等方面,可以判断在泗河出土的汉代跪石人,就是李白诗中的跪石人。

    “沙丘”残碑魅力大

    1993年,泗河干涸,兖州市在金口坝附近出土了不少文物,其中就包括这块《北齐沙丘城造佛像刻石》残碑。

    根据碑文的记载,这块残碑应是原来嵌于寺观壁上的石碣,出土于泗河大桥附近,可能是寺观毁坏后被运来修桥的;也可能是寺观就在不远处,倾颓后落于河中。

    董涛说,这块碑貌似不起眼,但书法爱好者对此非常感兴趣,有的人站在碑前观摩很久,有的人边看边记。碑上字体舒展自然,优美中散发着古朴之趣、点划之间透露着隶书的笔意,字体已呈正书风貌。董涛表示,这块传世北齐的碑刻,和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邹城市岗山摩崖石刻相媲美,堪称北齐书法的代表作。正因为其珍贵,加上它的书法艺术价值,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兖州市的王伯奇根据李白作品和文字实物资料,考证了李白居住的地点就在兖州市的原东关剧院北、火车站广场南侧一带。至今火车站广场附近还有一条沙岗(岗子街)的地方。1994年李白山东国际学术讨论会兖州市举行。其间,听说兖州还有沙丘遗迹,魅力所致,日本、韩国的学者还曾专门夜访岗子街。

    O相关链接

    曾有李白客居任城说

    《任城县令厅壁记》中记载,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李白携同夫人及女儿绕道太原移家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市)。李白寄家山东任城,时间长达23年之久(公元736年至759年),直到公元759年,将儿女迁往楚国,他本人也在山东周游16年之多,遗留下大量诗文。 

    李白在很多诗文中表达了“我家寄东鲁”的深厚感情,为此人们还称任城是李白的第二故乡,把他误认为山东任城人。关于“任城说”,《旧唐书·李白传》记载“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实际上,这一说法不成立,李白的父亲“高卧云林、不求禄仕”,从未做过官。近年,“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郁贤皓、“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竺岳兵相继撰文否定了“任城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块残碑记录诗仙行踪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