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调唱今声艺苑一枝秀
  • 2011年09月23日 作者:
  • 【PDF版】

    《泰山石敢当》剧照。(资料片)

    本报记者 王伟强

    山东梆子,作为一个传统的地方戏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期间,它既有人人都能唱上几句山东梆子的繁荣,也有因为满足不了观众的兴趣进入的低谷。但靠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它依旧生存了下来。目前,随着它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成了山东梆子面临的新使命。

    当年,每个人都能哼上两句

    “夕阳红,晚霞美,缤纷灿烂,老年人仍然有第二个春天……”22日中午,记者来到山东梆子的国家级传承人郝瑞芝家里,就听到她在哼着小曲,只见她拿着台词坐在椅子上,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自从退休之后,我一直没放弃唱功。我唱的是《夕阳红》,别人写好词,我自己谱曲自己唱,然后再教给别人。这种简单易懂的戏词特别受老年人欢迎,现在小区里的很多人都在唱这个曲目。”郝瑞芝说,她这样做的目的除了丰富社区老人的业余生活,帮助她们度过一个快乐的晚年外,更主要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和发扬山东梆子这个戏种。

    郝瑞芝告诉记者,她从8岁开始学习山东梆子,今年75岁了,可以说是山东梆子发展的一个见证者。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那时候电视还是奢侈品,尤其是在农村,看戏就成为了人们最普遍的兴趣,尤其是在农村,而山东梆子也是在那时发展到了顶峰。“那时候看戏就像现在看电视一样,每次都是满场人,走到哪都是别人请咱们,不像现在我们要自己主动出去‘找唱’。而且那时候剧团里是有作曲和编剧的,社会上一有什么新鲜事,他们马上就能编成戏曲,然后让我们唱,整个剧团的体系很完整。那时候我们也是收门票的,虽然只有几毛钱。在那个时候,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哼上那么两句。”郝瑞芝兴奋地说。

    但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说唱艺术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兴趣,山东梆子的发展也开始进入到了低谷。“那时我们剧团都要解散了,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并且一直发展到了今天。”郝瑞芝不无感叹地说。

    挖掘排演100余台传统剧目

    成立于1953年的泰安市山东梆子剧院,是郝瑞芝的“娘家”,也是山东梆子发展和传承的主要基地和载体。泰安市山东梆子剧院院长宋福斌告诉记者,由于待遇较低,山东梆子剧院人才流失特别严重,辛辛苦苦培养了10年的后备人才,已由最初的57人减少到目前的30人。而且经费投入不足,资金匮乏,像灯光、服饰等道具,有的已经使用了30多年,至今无力更新,已经无法满足目前演出向大型化、多层次发展的趋势。

    “我们精心创作排练的非常成熟的《雷霆海征北》等剧目,就因为服饰、头饰等无力配置,至今无法公演。”宋福斌无奈地说。

    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山东梆子发展的脚步,宋福斌告诉记者,半个世纪以来,剧团先后挖掘排演了100余台山东梆子传统剧剧目。新创编泰山文化历史剧《官箴碑》、泰山神话剧《碧霞元君》、《泰山石敢当》连续三届荣获“泰山文艺奖”,还积极参与公益性演出。每年正月初一到二月二,他们开展了100多场送戏下乡演出,还参与泰山封禅大典演出,特别每周五、周六在岱庙参与的泰山神赐福活动,今年重新进行了包装,服装、舞蹈进行了更新设计,很受游客欢迎。“送戏下乡特别是受老百姓喜欢,我记得今年去满庄镇演出的时候,台前的空地上全都站满了观众,差不多有三万人左右。”宋福斌说。

    山东梆子有了培训点自从2008年山东梆子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保护和传承山东梆子就成了泰安市山东梆子剧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建设集展览、展演、研究和培训于一体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梆子展览馆,创建省内一流的非物质文化保护示范基地,同时开启山东梆子音配像工程,对著名老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进行抢救性保护,还将出版《山东梆子音乐唱腔研究》专著,充实完善山东梆子研究室、影视部软硬件设施,做好遗产保护工作。”宋福斌说,还加大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只要他们愿意学习,剧团就会不遗余力地进行培养。目前,不少后备人才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获得了很不错的成绩,非常令人兴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九月初,我们在林业操场建起了‘山东梆子戏迷票友演唱培训点’,每周一、三、五晚间开场,几乎每场都有好几百人参加,场面非常热闹。我们派了专业的演员对戏迷朋友们进行培训,很受他们的欢迎。”坐在一旁的田信刚副院长说,设立培训点让演员走进市民中间,与市民近距离接触,既培养了票友,丰富了市民的夜间生活,还让山东梆子得以广泛地传播。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调唱今声艺苑一枝秀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