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临沂生活24年的李东滨:
这座城市给我自信和力量
  • 2011年09月23日 作者:
  • 【PDF版】

    1994年临沂洪水。

    将过而立之年的李东滨已经在临沂生活了24年。6岁那年,她跟随当兵的父亲从黑龙江哈尔滨回到家乡临沂。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学校里讲普通话的孩子并不多,讲一口东北味普通话的李东滨显得格格不入。很长一段时间,她不喜欢去上学,甚至逃过课。二十多年过去了,李东滨见证了临沂翻天覆地的变化。

    谈到过去,李东滨分享了她的城市记忆。

    城市印象:那时沂河就是临沂城的边儿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临沂城的建设远没有现在这样大气。在李东滨的印象中,“就沂州路一条大路”。

    二十多年来,李东滨的家一直住在现在的金坛路附近。她记得,在临沂一小读小学的时候,妈妈总是骑自行车接她上下学。“即丘路就是一条土路,还坑坑洼洼,我妈骑车带我上学得40分钟。

    “那时候没这么多桥,沂河就是临沂城的边了。”直到今天,李东滨还清晰地记得她跟在邻居家哥哥屁股后边,在沂河边的芦苇荡抓兔子的情景。由于个子小,在草长莺飞的季节,她只能跟在他们身后钻来钻去。

    “我记得沂河水面很宽,大概到现在沂河花园大门这个地方。从河这边往东边看,就是低矮的平房,要么就是大片农田。”现在,李东滨闲暇时顺着滨河路散步,看着河对岸拔地而起的居民楼和立交桥,经常感慨。因为,当年那片了无人烟的芦苇荡已经变成了绵延的沙滩和广场。

    生活印迹:36块钱买100双袜子穿很多年

    1994年,临沂洪水。那时,李东滨一家已经搬上了五楼。“似乎就是一夜之间,大水就把我们家的楼淹了近一半。”李东滨回忆说,大雨下了一夜,第二天早晨醒来趴在窗户上看,“嚯!我家一下成了现在说的‘观河别墅’,水一直淹到二楼,什么锅碗瓢盆都飘在水面上,二楼的邻居都跑到三楼上去了。”

    2011年的雨季,国内多个城市内涝严重,有网友戏谑地发帖称欢迎到自己的城市看海。李东滨看了微博上网友贴的照片,颇为感慨。“只有小时候在临沂城里见过这样的内涝,现在都多少年了,再也没见过市里淹成网上描述的这个样子。”

    初中毕业前,李东滨都没到过现在通达路以西的地方。到“西郊大棚”买漫画书,是她走到最远的地方做的一件事。“那时,‘西郊’就是临沂城的最西头了,再往西就都是小路、土路,就是郊区了。”李东滨说。

    有一年,李东滨跟妈妈“逛西郊”。她清晰地记得花36块钱买了100双袜子,“我们一家穿了很多年”。

    心中感慨:临沂是我魂牵梦绕的家

    2009年夏天,李东滨陪母亲到省城探亲。小区里的阿姨见她穿着得体时尚,夸她洋气。当知道李东滨从临沂来时,这位阿姨一连串地发出惊讶的疑问:你说的是那个“沂蒙”吗?你们还在吃煎饼吗?……李东滨很开心,当时她就回答说,在临沂,比她洋气的人还多着呢。

    “谁说咱沂蒙人灰头土脸的,现在的临沂人早就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了。”2008年,奥运圣火在临沂传递、2010年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临沂大奖赛在沂河上举行,李东滨和她的同事都在现场。

    李东滨还喜欢旅游,有时候跟团、有时候独行,飞机、火车、汽车她都坐过,去过很多地方,也曾回到儿时成长的地方。

    “外面的世界很美,但当飞机快要降落临沂的时候,拉开窗帘,贯穿城市的河流、纵横交错的街道、高层建筑里的万家灯火一下子涌入眼中,这些都让我感动。一衣带水,不管走多远,只有这一个城市,才是我魂牵梦绕、让我充满自信和力量的家。”

    (应作者要求,文中李东滨为化名)

    记者 刘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座城市给我自信和力量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