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沂蒙精神展讲解员纪云慧:
每一次讲解都是精神洗礼
  • 2011年09月23日 作者:
  • 【PDF版】

    9月21日下午,纪云慧正在沂蒙精神展馆为参观者讲解。

    从2005年的沂蒙精神晋京展,到现在的沂蒙精神展馆,自己重复过多少次解说词,沂蒙精神展讲解员纪云慧早已记不清楚。但是,每一次讲解,她都一如当初,讲到动情处会忍不住心潮澎湃。

    “很多外地人看了沂蒙精神展后,深受感动,也因此深刻了解了临沂,喜欢上了临沂。”在工作间隙,纪云慧向记者讲述了她与沂蒙精神展的故事。

    用沂蒙精神宣传沂蒙精神

    2005年7月,正值大三暑假,纪云慧看到临沂要选拨讲解员,英语专业的她马上报了名。经过一系列选拔程序,在离展览开始还不到15天的时候,纪云慧被确定下来做英语讲解员。接下来,她所要面对的任务是,到北京讲解沂蒙精神展。

    “当时,我是惟一一位双语讲解员,而那时还没有准备英文讲解词。”纪云慧说,除了接受培训,她每天的任务是自己翻译讲解词。十多天下来,每天睡觉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终于把几万字的讲解词翻译完毕。

    在讲解过程中,纪云慧等多名讲解员始终情绪高昂,一拨观众刚刚离去,又要接待一拨新来的观众。“我们是在用沂蒙精神去宣传沂蒙精神。当时,我去的时候带的鞋,在站了几天之后,脚肿得穿不进去。”纪云慧说,再苦再累但每一位讲解员脸上自始至终都挂满微笑,动情地向观众讲述。

    而这些,也为沂蒙精神晋京展赢得了广泛的关注。

    在北京展览10天,迎来18万参观者,“一位外国友人听完我的讲述马上拿着地图让我指出临沂的位置。而一位韩国驻华大使则举起大拇指说,‘你们那里美,你们那有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当时的纪云慧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让更多外地人了解并喜欢上临沂

    “在电视上看过《沂蒙》,一直想带孩子来临沂看看,参观一下这里的革命纪念馆,让孩子了解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9月17日,来自外地的游客张建林来到沂蒙精神展馆,正当他忍不住要发问时,纪云慧已经开始了讲解。

    “1947年孟良崮战役期间,32名沂蒙妇女肩扛门板、在冰冷湍急的河流中手挽手搭起‘女子火线桥’,让一个团的战士们踩着她们柔弱而刚强的肩膀渡河杀敌……这是电影中的场景,也是发生在沂蒙山区真实的故事。”纪云慧用这段历史作为讲解的开头。

    不到半个小时,张先生一家在纪云慧的讲解下,回顾了临沂人民从革命年代到新时期的全部历史。“在这里,包括我在内都深受震撼,对照临沂城市的变化,关于老区临沂为什么发展这么好、变化这么大的疑问迎刃而解。”张建林说。

    今年是建党90周年,来沂蒙精神展馆的参观者特别多,而像张建林一样,外地的参观者也不少。“很多外地游客听完我们的讲解,才真正了解沂蒙精神,了解临沂这座城市。”9月21日,在送走一批参观者之后,纪云慧对记者说。

    “我的工作就是宣讲沂蒙精神,每一次讲解,我自己也在接受精神洗礼。”在采访中,纪云慧的每一句话都离不开沂蒙精神。纪云慧说,她喜欢这份工作,因为自己通过宣讲沂蒙精神,让更多的外地人了解临沂,并喜欢上临沂,所以她会继续用沂蒙精神去宣传这座城市。

    文/本报记者 周广聪  片/本报记者 徐升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一次讲解都是精神洗礼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