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长发红包,没那么可怕
  • 2011年09月26日 作者:
  • 【PDF版】

    刘丛

    开学典礼上,校长给学生发的不是奖状而是“红包”。近日,泰城多所中学采用奖学金代替奖状发放给优秀学生,逐步成为很多学校的奖励方式。从精神奖励到物质奖励,这一转变让不少家长难以适应,会不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成为争议的焦点。(《齐鲁晚报》9月23日报道)

    从奖状到红包,这样的奖励方式改变,在泰安还是比较少见的。虽然对于学生来说,这都是对他们在学习、班级中贡献的奖励,没有太大分别。然而,在一些考虑周详的家长看来,这样做无疑是太过物质化,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可笔者以为,家长们大可不必如此惊慌,因为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笔奖金更多的还只是一种奖励形式,并非洪水猛兽。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给孩子们自由判断、选择的空间。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考试考好得小红花、奖状,是教育工作中的一种好方法,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何奖励小红花、奖状没有人质疑,而换做发奖金就有人质疑了呢?在这个问题上,笔者以为,不能够用成人的眼光看待此问题,还须站在学生们的立场来观察。对学生们来说,小红花、奖状或是奖金,其实并没有任何分别,不过是一种荣誉的象征而已,就像奥运冠军不会将金牌当做可以换钱的金子一样。

    再者说,通过奖金让孩子们知晓努力学习可以换来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又有何过错?学生不可能一辈子待在校园而不懂得金钱为何物,对学生们来说,正确的金钱观如果能够从奖学金这一堂课开始,将更为有益。在奖学金面前,学生们将学会自我判断金钱的价值和作用,如何获得、如何使用,又是一堂难得的课程。这要比家长单纯的说教更为有效,让孩子们自己去选择去评判万事万物的价值,才能起到教育的本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禁行不是目的理念要入人心
“个性车贴”也该低调一点
校长发红包,没那么可怕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