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O老济南人讲述小清河的故事之④
小清河上“扛大个的”很辛苦
  • 2011年09月27日 作者:
  • 【PDF版】

    王殿英用铅笔在纸上画着当时行驶在小清河上的运输货物船的样子。

    小清河上的运输船多是木帆船

    今年已84岁高龄的王殿英,刚刚出生8个月,就随父亲从天津搬家到了小清河边。

    在小清河上第一次乘坐木船的经历让王殿英印象很深刻。“那是1942年,我才15岁,帮别人照看货物,搭乘木船到了羊角沟,感觉非常兴奋,船上的一切都非常新鲜。”有了第一次的经历,王殿英喜欢上坐船航行,“在两年时间里,出去了四五趟,一趟有半个月的时间。”

    由于经常随船出行,王殿英对当时小清河上的运输货物船非常熟悉。“当年在小清河里跑运输的大都是木帆船。”

    “扬帆行船叫做‘跑风’。无风时,一人在船上撑篙,一人还要到河岸上拉纤。”

    “那时候的船工相当辛苦,不论天热天冷,船要是搁浅了,就得脱衣下水推船,夏天阳光暴晒,冬天所睡的船底板下面就是河水,吃高粱与咸菜,工资又低,令人心酸。”

    装卸工最多一天挣40斤小米

    王殿英回忆说,板桥码头作为不少货物装卸的中转站,在上世纪50年代相当繁荣。“正是由于小清河上货运的发达,码头上也催生了很多装卸工,旧称‘扛大个的’。”

    “我虽然没有干过装卸工,但那个场景是经常看到的。”王殿英常常到码头上找伙伴去玩,因此对装卸工的生活状态也非常了解。“那些装卸工大都来自码头附近的六七个村庄,都是男的,由于种庄稼挣钱少,他们就常常到码头上来扛活。”

    在王殿英的印象中,这些装卸工的工作状态也是拼了命的。“不分白天夜晚,货到了即装即卸。他们一般都在肩上披一块宽大的蓝布,重200多斤的麻袋包,一弯腰扛起来就走。由于搭在船和河岸之间的踏板又长又窄,他们走在上面颤颤悠悠。”

    由于这些装卸工拼命干活,他们当时的工资也比较可观。王殿英称,按当时的计算方法,一个装卸工一天能挣到40斤小米,一个月下来能挣三四百斤小米,抵得上当时的一名正式工人。

    把小清河故事写进《往事回忆》

    在王殿英家中,他珍藏着一本手写的《往事回忆》,记载着他从1933年到1993年的旅游见闻,其中,小清河上的故事也写了进去。   

    说起记录小清河的缘由,王殿英说,从他8个月大来到济南开始,以后先后搬家到了北关火车站、大赵家庄、苇闸、史家庄等地方,但这些地方都是在小清河边,“这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小清河,可见我与小清河的缘分有多深。”

    小清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担当着运输货物的功能,东来西往的货船大都在济南码头停靠。那时候的运输船是什么样子的?码头上搬卸工工作状态又是怎样?26日,老济南王殿英的讲述,呈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清河上“扛大个的”很辛苦
桥梁芳容 先睹为快
国庆通航 首发四船
“千人共赏小清河”报名结束
小清河沿线今晚起亮灯
今起放水补源明日落闸蓄水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