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100岁的韩全宇老人:
“潍县东乡一支笔”每天练书法
  • 2011年09月27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秦昕

    100岁的韩全宇老人,身上有一份独特的知性气质。老人喜欢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每日总要挥上两笔书法,写上几百字的日记。对于书法,老人笑称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活动筋骨。因为字写得好,老人曾享有“潍县东乡一支笔”的美誉。

    曾是私塾里的教书先生

    24日,在高新区新城街道韩家谭里庄村的一个院落里,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韩全宇老人正在伏案挥笔。

    练书法写日记,是老人每日的必修课。

    在老人的家中,无处不见的是老人的书法。一谈起书法来,韩全宇老人滔滔不绝:“要是说起这个书法呀,这得从80年前说起”。

    韩全宇老人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爷爷曾在“教训道”(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门)就职,受家庭熏陶,他自小就读四书五经,练习毛笔字。

    后来,韩全宇老人跟随父母移居潍坊。因为他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教书先生,希望他也能子承父业。按照父亲的意愿,他在廿里堡寺家庄唐家朱茂村的私塾里面当上了教书先生,那时才20岁。

    当时他每天都和孩子们一起咏读四书五经,教孩子书写繁体的毛笔字,教书育人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40年。

    抗日战争开始后,战乱引来民心惶惶,已无人顾及念书。之后,韩全宇老人就开始经商,做起鱼类批发生意,解放之后,他又开始了务农生活。

    靠练书法活动筋骨

    因为家庭熏陶的关系,韩全宇老人对书法情有独钟。

    老人的儿子韩普均说,老人居住的老房子,写字的宣纸就放在房子的角落,摞起来得1.5米厚,曾孙女韩天琪八岁的时候,踮着脚还够不到最上面的那张。就在两年前,父亲还经常和周围书法爱好者一起切磋书法,每逢过年,就给左邻右舍写对联。因为老人的字写得好,有“潍县东乡一支笔”的美誉。

    而为了适应字体简化的潮流,不让自己成为跟不上时代的“老古董”,韩全宇老人就从平时的书报中学习简体字写法,一边练字,一边学习现在的白话文。

    老人告诉记者,其实写毛笔字也算是他平时身体锻炼的一种。在站着写毛笔字的过程中,他总结出来了一套功夫,手臂开开合合,配合脚步运动,能活动筋骨、锻炼身体。而且写字还能提高悟性,不能急躁,要慢慢写,容易开阔心胸。

    邻居都说老人心胸宽广,从来不去对别人的私事指指点点,也从来没有和邻里吵过架。

    日记写下25载春秋

    除了爱好书法之外,老人还有写日记的习惯。1986年,老人身体受伤,空闲时间多了起来,那时起,他便每天都坚持写日记,天天不落。而此前,因工作关系,日记写得总是时断时续。

    韩普均说,光算父亲解放之后写的日记,就得有四五十本的样子。现在老人坚持写日记,虽然篇幅不很长,但一年下来,也得写满4、5个笔记本。

    日记中,除了记录生活琐事,总结每天的得与失外,老人还把每天看书读报的心得全部写下来,一次能写满半页32开纸。老人说,写日记一方面可以记录国家和身边发生的大事小事,另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眼力和手指的灵活性,“人活着就要动呀,写写字也算是活动的一种”。

    老人还特别喜欢读书看报,很关心国家大事,香港、澳门回归、奥运会、两会此类文章,他都会仔细地阅读。不过老人生活在农村,买报并不方便,所以每逢大集或是有人去潍坊市里的时候,老人都会托人带回来几份报纸。拿到报纸后,就戴上眼镜认真地看,反反复复揣摩国家方针政策。

    老人说,他最喜欢的就是看《齐鲁晚报》了,每次让人带的报纸中,必定要有一份《齐鲁晚报》。老人还笑着说,要是有机会,他也想给晚报投稿,谈谈自己这百年来的体验。

    老人最喜欢看的书是《三国演义》。以前看的是古文版本的《三国演义》,后来有了白话文的《三国演义》,老人就天天抱着书翻来覆去地看。韩普均笑着说,就《三国演义》这本书,老人看了不下二十遍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县东乡一支笔”每天练书法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