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梆子:需要票友更需要“资”持
  • 2011年10月10日 作者:
  • 【PDF版】

    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奖者、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演员李新花在演唱《反西唐》选段

    文/片 本报记者 曾现金

    4日晚,一台别样的山东梆子演唱会在济宁声远舞台内演出。在这个戏曲远离观众的时代,这台演唱会为戏迷们提供了一个看戏的机会。精彩的演出吸引了众多票友,许多人大呼过瘾。据了解,此演出由嘉祥县一位商人出资举办,才让众多票友们有了这次“过瘾”的机会。

    现场:

    票友热情非常高涨

    4日晚,山东梆子演唱会(山东梆子名家名票演唱会)在济宁声远舞台演出。登台献唱的既有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奖者,又有来自泰安、菏泽及江苏、安徽等地的剧团负责人,还有来自省内外挚爱山东梆子的票友们。

    在当天的演唱会上,名家名票们演唱了山东梆子《反西唐》等经典选段,他们高亢的唱腔,赢得现场观众们连续不断的掌声。演出开始后,仍然有戏迷继续走进剧场,剧场上、下两层座无虚席,走道内还有许多观众站着听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梆子传承人刘桂松,登台献唱了压轴戏。“现在很多年轻人开始喜欢山东梆子了,我非常高兴。年轻人喜欢听戏(山东梆子),我不担心没有观众看戏,但是担心观众看不上戏。”

    傅海棠是演唱会出资者,同时还兼任山东省戏迷票友联谊会会长。他是嘉祥县一位成功的商人,更是山东梆子的超级“粉丝”。“现在很多戏迷听不上戏,也没有相互交流的平台。”傅海棠说,举办这台演唱会,一方面是为了给戏迷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是让地方戏曲回归观众,为了满足部分戏迷的戏瘾。

    袁红旗是一位80后,他在现场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山东梆子的唱腔太动听了,直接反映出了山东大汉的豪放性格。”袁红旗说,他是山东省戏迷票友联谊会的会员,平时经常和一些票友在一起联谊。

    尴尬:

    演出机会十分难得

    说起十一黄金周期间的这台晚会,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济宁市豫剧团)院长时向阳说,对于盼戏已久的戏迷们来说,这场演出十分的难得。受资金、人员等因素限制,现在专业团体演出的次数并不多,而很多戏迷又非常期盼能看上这样的一台戏。

    山东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柴心记介绍,山东梆子曾是我省规模最大的地方戏曲。上世纪50年代,省内有50多个山东梆子专业团体、百余家业余演出团体。由于历史原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省的山东梆子剧团数量陆续减少,随着演出次数的减少,山东梆子也逐渐淡出观众的视线,陷于低迷状态。

    柴心记说,现有全省有3个市级院团,8、9个县级剧团。但是,由于经费有限,这些剧团很少有精力排新戏,剧团演出的剧目多以传统老剧目为主。县级剧团的状况更是不容乐观。戏迷票友联谊会、业余文艺团体等,尤其是部分商人(戏迷)出资举办的演出活动,暂时解决了剧团的燃眉之急。

    受到傅海棠的感染,很多戏迷主动为演唱会提供便利和服务。袁红旗介绍,为演唱会服务的工作人员都是戏迷,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都是自发前来帮忙的。

    记忆:

    “土山”有八个梆子戏园

    81岁的卢世元跟山东梆子有着深厚的渊源,他师从父亲卢胜奎(曾任山东省梆子剧团艺术室主任),从10多岁开始登台演出,至今他仍保持着那份热情,坚持创作山东梆子剧本。

    卢世元回忆说,山东梆子的辉煌时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30年代,当时济宁是地方戏曲的聚集地之一,河南开封、江苏徐州等地方戏曲都齐聚济宁小“土山”,其中山东梆子戏园最火,一个小“土山”上分布着八个山东梆子戏园,包括长春、四海春、逢春等戏园,当时都是买票看戏。第二个阶段是解放初期,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梆子的传承人刘桂松介绍,山东梆子曾流行于鲁西南、河北南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等区域,尤其以济宁最为盛行。上世纪50年代,刘桂松曾在济宁剧院演出,当时一出山东梆子《老羊山》连续唱了12天,每场演出都是人山人海的。

    “当时,山东梆子在济宁的流行程度可谓随处可以证明。”卢世元说,普通市民在走路时都哼唱着山东梆子。在搭台演出时,他们都扒着墙看戏。记得有一次,父亲演出时,听众们都往舞台前挤,结果把舞台都挤塌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息陬在悄然发生变化
山东梆子:需要票友更需要“资”持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