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油价微降市民不“感冒”
降少涨多燃油成本仍渐成重负
  • 2011年10月10日 作者:
  • 【PDF版】

    在东岳大街一处加油站,市民正在加油。王鹏 摄

    本报记者 王鹏 李兆辉

    16个月来,累计涨1.05元/升,降了0.41元/升

    从国内成品油历次调价来看,最近的一次成品油下调零售价格需要追溯到2010年6月1日,国内汽、柴油价格分别降低230元/吨和220元/吨,相当于分别下降0.17元/升和0.19元/升。之后,国内又经历4次成品油调价,但均为上调。汽油价格累计上涨了1390元/吨,相当于1.05元/升;柴油价格累计上涨了1270元/吨,相当于1.09元/升。如果按私家车油箱容量为60升来算,四次成品油涨价之后,每加满一箱油要多花63元。

    根据发改委通知,此次调价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缓解价格总体水平上涨压力,同时严格按照现行“国际油价连22日变化超4%”的调价机制,并不存在“涨多跌少”、“涨快跌慢”等现象。

    私家车主:800元的油省20元,“不过瘾”

    9日,在泰城东岳大街中石化一家加油站,家住泰山区的私家车主王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家庭用车一般排量多在1.6升左右,加E93号汽油,每个月油钱一般为800多元。调价之前,价格为7.5元/升,800元能加107升汽油。调价之后,价格为7.26元/升,同样加107升E93号汽油,需要780元,省20元。

    这种小幅度的油价下调,并不能让王先生兴奋起来。“我一个月上下班的油钱是800元,按照下调之后的油价,加200块钱的油能省不到六块钱,一个月下来也就节省二十多块钱。”

    家住乐园小区的马女士告诉记者:“2008年买汽车时的油价是四块多,觉得买得很实惠,但现在却觉得是一种负担。”因为在高新区上班,每个月900元的油费很正常。如果按照买车时的油价算,三年以来,多付在汽油上的开销高达20000元。因为月工资的四分之一都“烧”在车上,马女士现在接送孩子,都不敢开车,只能骑电动车或者自行车。

    出租车、公交车司机:如果多降,更愿意改烧油

    据了解,截止到去年年底,城区1292辆出租车已经全部实现油改气,全年替代汽油646万升,折合标准煤9505吨。这次油价下调,对于这一群体来说,并不“感冒”。

    9日,司机李师傅告诉记者,他并不知晓油价下调的消息。李师傅说,很久没去加油站了,一直烧气。冬天快要来了,汽车烧气经常会发动不起来,被迫还是要加汽油,所以油价在这个时候下调,应该还算是一个好消息,不过油价的降幅还是小了些。三个月的冬季烧油期,最多需要300元,按照下降后的油价,最多节省10元钱。如果多降一些,还是很愿意用汽油的。

    李师傅希望油价再降点儿,等合适了就改烧汽油。但现在烧油,恐怕还是烧不起。“每个月收入的大约五分之一就得‘贡献’给加油站。”泰安盛行的三轮出租车司机时磊的话,验证了普通出租车烧油的艰难。

    物流业老板:

    燃油成本没有减少“总体感觉燃油成本没有减少,压力并没减轻。”泰城一家中型物流公司赵经理得知燃油降价消息后,表现较为淡漠。

    赵经理表示,从物流行业的业务量走势来看,目前已开始转入物流业淡季,而业务走量最大的第二三季度,公司一直笼罩在高油价的阴影之下。赵经理说:“现在是10月初,进入11月、12月,我们的业务量明显不如上半年,这个时候下调油价,对全年的燃油成本并没有太大影响。”但赵经理同时表示,柴油每吨下调300元,是历年里下调幅度较大的一次,如果短期内不再上调油价,那对于公司明年的业务发展无疑是件大喜事。

    汽车销售商:

    销量很难受影响

    刚刚经历了节能补贴门槛提高带来不良影响的泰城汽车销售业,似乎没有受油价下调太大影响。

    泰安北方福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李超介绍,这种微降,并不会给汽车销售业带来福音。因为汽车并不是猪肉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它需求弹性很小,小幅的油价下调,并不能撼动其销售量,现在的汽油价格仍然在一个价格高位运行。总体而言,当前的油价仍然不利于汽车销售。如果消费者购买汽车,还是首先要考虑汽油开支对其生活品质的影响。

    正在买车的王先生说,这个时候买车,并不是因为油价下调,而是今年春节的时候就已经制定的计划。谈到油价下调,王先生坦言,这种下调来得太晚,幅度太小,对于买车的人来说,根本不会考虑,除非这种下调持续时间长、幅度更大。

    在经历了长达16个月的期盼之后,国内成品油终于再度下调零售价格。国家发改委发布成品油调价通知,自9日零时起汽柴油每吨下降300元。而自9日零时起,泰城93号汽油零售价降为7.26元/升,97号汽油为7.79元/升,分别下调0.24元/升、0.26元/升。这对泰安出租车、私家车、物流企业及汽车销售业有何影响?各方态度如何?9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放大 缩小 默认
降少涨多燃油成本仍渐成重负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