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斌
18年前,菏泽退休老人李长恒,凭着一种“扫俗情、开眼界”的责任感,尝试着为社区寂寞老人们读书解闷。18年的坚持,老李的听众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也由知天命之年读到了古稀之年。他曾经历过被质疑、不理解与不信任,现在老李的支持者越来越多,他们都希望老李的读报能传递下去。
读新闻摇身变成拉家常
“老李读报喽,大伙集合啦!”10月5日下午4点,菏泽环城公园内西城龙厅“文化大舞台”上,72岁的李长恒搬出马扎刚坐下,86岁的范铁岭就吆喝起来。
舞台上,李长恒摸出包里的《大众日报》,揉了揉喉咙,清了清嗓子;舞台下,四五十号人快步靠拢,以老李为圆心,或坐在马扎、石凳、舞台沿上,或倚在树上,或骑在电动车上,都安静地望着老李。
老李是牡丹区二十一中的退休教师,退休前教的语文、政治、外语,样样都拿手,退休后最大的兴趣是读书、看报。
“中央要支持学前教育,帮助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了!”老李念完题目,略作停顿,笑眯眯地对台下听众说:“奖补一出手,入园不再愁。”
接着,老李用惯常读课文的腔调,抑扬顿挫地读完了这则新闻,末了还不忘加入自己的评论:学前教育要想好,各方出力少不了。
就这样,原本苦涩的硬新闻在老李嘴里“走一遭”,摇身变成了老人们爱听的家常话。台下的王大娘激动地对身边的大姐说:“好事啊,得赶紧跟亲朋好友说。”
王大娘和身边的听众大都来自周边的社区,也有不少人从十里之外赶来凑热闹。其中,年龄最大的达98岁,小的也有55岁。
大伙能听懂老李的读报,一是因为他们当中大部分是离退休干部,有文化;二是因为这样的读报,他们听了18年,每天下午3点按时赴约,只有在极端天气和过年时才会“休课”。
自费订阅了14份报刊
老李的读报是从1994年开始的,当时没有环城公园,文化活动较少,人们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
“老年人闲来无事就凑在一起打麻将赌博,时常为蝇头小利拌嘴、吵架,还有一些人围在一起家长里短瞎唠嗑,容易招惹是非。”老李说,教师出身的他决心做点什么,也给大家找点有意义的事干。
跟几个老伙计一合计,老李想到为大家读报的门路,“每天下午3点至6点,在环城公园和大伙一起分享精神食粮及实用知识。”这也是菏泽市第一个老年人书报学习会。
“现在固定听众有上百号人,而刚开始听众只有二三十人,后来发展到二三百人,最多时,公园大堤上黑压压都是人,能达近千人呢!”5日下午,读报开始前,老李的老搭档兼铁杆粉丝老张告诉记者。
在老张看来,老李的读报一直受欢迎,一方面因为老李有水平,能讲出东西来,加之人多场地阔,有氛围;另一方面就是选的内容好,管用。
“你听,咱常听的有党的方针政策、国内外重大新闻、医疗保健知识,防震、抗灾等科普知识、名人轶事……”老张掰着指头盘算着。
见此景,旁边的老李不好意思地笑了。“不是俺牛,是俺有法宝呢!”老李乐呵呵地说,刚读报时,为了找到适合老年人胃口的“原料”,他自费订阅了14份报刊杂志。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细密地读一遍,筛选出“粗料”,用笔做出标记,再进一步衡量、选出“精料”。
老李说,他选择内容的标准很简单:与人民利益贴身的,与老年人利益相关的。只要符合这条,古今中外、奇人异事都可入选读报会。
2006年,被老李的坚持所感染的牡丹区西城街道办事处,为其分担了《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参考消息》、《中国老年报》、《半月谈》等报刊的订阅费用。“除了这些,俺现在还时常自费购买《齐鲁晚报》,内容鲜活,老头们爱听!”老李得意地说。
免费发放小册子万余本
读报台上的老李精神矍铄,谈笑风生;而走下台、回到家里,老李往往忙得团团转。因为老伴身患心脏病,动过4次手术,需要人照料。
老李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每天早上不到6点,老李就爬起床拾掇早饭;洗刷停当,老李用三轮车载着老伴儿到西关体育场锻炼身体;吃完中午饭,来不及午休,而是抓紧翻阅、筛选报刊杂志上的精华;下午3点,他骑上自行车准时赶到读报台;傍晚6点多,拖着疲惫身躯赶回家,又要张罗着做饭;晚上八九点,伺候老伴儿入睡了,老李悄悄溜到书房。
他常在这个时候,整理些养生保健、地方文化、法制故事等方面的素材,也会创作些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诗歌文章,然后编成小册子,供读报选用。目前,他已经编出《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可爱的家乡·名人篇》《最美不过夕阳红》等6本册子,还免费发放万余本。
“对老李看似偏执的读报行为,我经历了不理解、默许、全力支持的过程。”6日上午,71岁的老李老伴王兰惠通过电话向记者透露了她的心理转变历程。
“老李读报刚一年,我就患上心脏病,当时我挺反感老李跑出去读报,甚至还质问他‘要我还是要读报’,直到老李说‘照顾我是第一要务,读报是另一个第’,我才放他出去读报。”
王兰惠笑着说,到了2006年,老李一天不去读报,就不断有人打来电话慰问,两三天不去,就有代表到家、到医院看望,这时她被深深感动了,反过来拉上女儿鼓舞老李要好好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