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府关注百姓“菜篮子” 临时摊点将成正规军
临沂早夜市“地图”年底出炉
  • 2011年10月12日 作者:
  • 【PDF版】

    早市摊点紧连着市民『菜篮子』(资料片)

    和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一样,临沂的百姓喜欢早晨出门逛逛街、买点菜,晚上吃饱了也出来溜达溜达。早市与夜市,一块钱的鞋刷与八块钱的打气筒,四五点钟就冒出香味儿的糁摊跟晚上十一二点还在噼里啪啦炸串的卷煎饼摊,是再熟悉不过的街头风景。临沂城里质朴的市民生活,在早夜市里,完成了以毛票或1块钱为计价单位的市井交换。

    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部署,鼓励建周末直销菜场和早晚市等临时摊点,解决市民的“菜篮子”问题。这对于那些经营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小摊主来说,承担一家人生计的摊点得到了承认。对于习惯于在早夜市上买菜、淘宝的市民来说,满足自己和家人好胃口的食材有了保障。而对于临沂的城市执法人员来说,这也成为进一步擦亮“和谐城管”品牌的新课题。

    每个小摊背后都有一个家庭

    临沂人没有不知道糁的。穿过与陶然路平行的铁轨一直往南,中丘路西边遍布糁馆,早上五六点钟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出炉的第一锅糁,让很多人甘愿排队等候。三五张方桌和一溜马扎在街头一摆,打零工的、早出差的、开出租的各色人等寻味儿而来,就着刚出锅还泛着金黄油花的油条,再来一小盘咸菜更下饭。因为太过平常,行色匆匆的市民经常忽略,一对夫妇常年在此经营一个油条摊,男的负责和面烹炸,女的负责收钱,一个年纪不大的男孩在一旁拨弄手里的玩具。

    8块钱一个打气筒,2块钱一大包钢丝球,5块钱一个熟塑料的脸盆,老王在市区即丘路与金坛路交会处的夜市摆了两年土杂摊。每天下午五六点钟,老王就骑着三轮,带着有些智力障碍的老伴来摆摊。“咱保管比超市里卖的便宜!”老王拿起一个笊篱向过来咨询的人掰了掰,“不结实你回来找我。”

    这个夜市比起更“年迈”的原解放路早市、东方红早市和普村早夜市来说,年岁短了一些。不过因为附近缺少平价的大型市场,这个夜市渐渐兴旺起来。按月缴纳一些管理的费用,老王在这里的摊点就没有别人来占,也不会到处流动。“也挣不多少钱,天好就出来摆摊,白天再接点零工下大力,要不怎么养家。”老王看着身边说话含混不清的老伴说。就在刚才,老王给一位顾客演示怎么给自行车打气,大概是因为他动作太笨拙,老伴跛着脚冲上去,锤了他几拳。

    “六年前我还不知道临沂在哪里呢,这不来这里干了这么长时间!”与老王的摊一路之隔的对面,煎饼摊的老板娘正在忙活着炒菜。因为儿子考到临沂大学读书,她们一家都从农村跟了过来,多年来一直在即丘路与金坛路交会处附近靠着煎饼摊谋生。“从上午十一点干到晚上十点多,没有个准点儿休息。”如今儿子已毕业找到工作,老板娘很盼望抱孙子,到时就不用天天操心出摊卖煎饼了。

    临时摊点紧连民生“菜篮子”

    今年夏天,在北京读大学的崔琳邀请同学到临沂玩。早上她带着同学去站前农贸附近的早市买新鲜的土豆、茼蒿和山鸡蛋,晚上两个人从市区解放路兰田步行街内外的夜市上淘了卡通T恤衫和一堆女孩用的饰品。临走前北京同学对崔琳说了一句话让她很感慨,“我们都是小家小户,在北京也是常到动物园买衣服,夜市就更常光顾。在临沂这个很多北京人不知道的城市,一样有早市夜市,就像是穿越。”崔琳说,顿时她觉得早夜市这种民间自发形成的交换形式,“像一种古老的仪式,把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两个年轻女孩联系在一起。”

    像崔琳一样经常光顾早夜市的,还有家住南坛社区的王梅。作为家庭妇女,孩子出去上学,丈夫在外应酬,逛街是她做完家务后最享受的惬意时光,而家门口附近的夜市哪家便宜、哪家量足,她都门儿清。“一个防水的围裙十块钱入手肯定贵,你得看针脚是不是利索,布料薄厚,再依价砍,六七块钱买到手就比较划算。”11日,在金坛路的夜市上,这位精明持家的家庭主妇还教给记者识别哪个脸盆耐用:“捏捏是软的,就熟塑料,就耐用。”

    “咱过日子的,不就是图省这一点钱嘛。”在解放路西段的早市上,提着一捆菜的女士告诉记者。“我几乎天天过来买,这边卖的菜比那边农贸市场的菜平均要便宜几毛钱,有的能便宜近一块钱。”该女士说,“而且这边离我家近,步行几分钟就到了。”

    有市民告诉记者,这个早市往北多走几步就是曹王庄农贸超市,但他从来不去买东西。有人曾骑自行车两处市场间往返,不过才10分钟路程。但与早市忙碌的场面相比,曹王庄农贸超市冷清了许多。

    早夜市“地图”年底有望出炉

    贩夫走卒,自古就有,临沂也不例外。当市民的“菜篮子”与早晚市之间的联系提升到国家关注的维度,临沂也为此准备了多时。

    10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大中城市近郊菜地和零售网点不断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增加、“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投资入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建配套等方式,改造和新建一批公益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市场等方式应对,成为国务院部署解决“菜篮子”问题的一剂良方。其中,鼓励设立周末直销菜市场、早晚市等临时摊点的消息一经传开,临沂城管紧跟着有了反应。

    “其实不只是在大中城市,鼓励设立周末菜市场、早晚市摊点,这是与市民的‘菜篮子’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这对大中小城市来说都是适合的。”临沂市城市管理局兰山分局局长上官振武说道。

    记者从临沂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前期规划和建设的“先天不足”问题日益显现,直接加大了城市管理工作的难度。尤其是当前城市管理的理念错位,城市管理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强调城市景观容貌,重功利轻民生,重管控轻服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所以,坚持为人民管理城市,构建和谐城管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临沂市推进构建和谐城管的脚步正在展开。其基本目标是从现在起,全面实施便民服务创新、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项目管控、市容环境整治、数字化城市管理、城管队伍建设“六大工程”,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便民设施合理布局、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建设项目得到有效管控、市容环境井然有序、数字化城市管理全面建成并高效运行、文明执法蔚然成风。

    在推进便民服务新形势上,临沂城管将进一步围绕摊点治理、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等城市管理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坚持服务优先、规范管理,实现城市秩序与市民需要的双赢。

    今年夏天,济南有了“西瓜地图”,即为方便市民采购新鲜西瓜,同时解决流动西瓜摊点占道经营等问题,专门辟出一个地图,点划出西瓜摊点的位置。地图一出炉,省城市民好评不断,也让临沂城管也大为赞赏。

    “我们也要借鉴济南‘西瓜地图’的思维,‘合理布局、疏堵并举、方便市民、整洁有序、规范管理’就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原则。”临沂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加快城镇道路摊点设置导则编制工作进度,因地制宜设置固定摊点、节假日摊点、季节性摊点、特色摊点群等。对洗车点、书报点、修理点、废品回收点等小的便民摊点,根据群众需求统一规划定点,并制定不同的管理标准,打造成为便民的“网点”、管理的“亮点”和再就业的“岗点”。

    “其实,我们早就摸清了情况。”通过调查走访,执法人员了解到,目前在临沂的流动经营者大多是下岗职工和从农村来的老百姓,“为了混口饭吃”。最重要的是市民有需求,早夜市有市场。

    目前,临沂城管与相关街道办事处一道,已将原解放路西段早市搬至琅琊王路的水田路至水安路段路东玩具市场门前。7月12日,本着以人为本,取缔与分流结合的原则,东方红早市被成功取缔,120余个经营摊点被安置于沂州路北段的烧烤大院内,实现了早市成功“大搬家”。

    “我们不叫‘西瓜地图’,但我们也是实施一项便民不扰民的文明工程、和谐工程。”兰山分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对于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已经渐现成果,不过对于立即部署类似“西瓜地图”的规划还不是很成熟。“今年年底,我们新的规划工作将拟定出炉,得到上级有关部门批准认可之后,定时、定区域、定卫生,在不影响市容市貌、不影响道路交通的情况下,咱们也会将早晚市的具体情况,以各种形式向公众告知。”

    本报记者 刘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沂早夜市“地图”年底出炉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