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媛媛 孟敏 尹明亮
连日来本报对“短信老人”现象的报道,进一步引发了读者对社区养老问题的关注。记者深入了解到,目前在解决社区养老方面,济南市有政府打包购买社工服务、民间志愿者自发服务,邻里友情养老等形式。但普遍存在着要么覆盖面窄,要么组织松散、无强制性,要么资金不足,这些都是制约有效解决“短信老人”问题的“短腿”。
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仅在五个社区探索
“看我这个老太太压腿劈叉怎么样?”10月16日下午,在舜玉路街道办事处二楼,伴着悠扬的乐声,几位老人正在练习舞蹈,一位身穿白色运动服的老人突然来了兴致,当场表演起舞蹈劈叉,引来一阵阵赞叹。隔壁的房间里两位老人正在悠闲地拉着二胡,另外四位老人正动情地唱起一段段老戏曲。
2010年5月,济南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济南市市中区民政局签订协议,以政府整体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形式,在舜玉路街道办事处开展“快乐老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该社区一年来参加活动的老人就有一千四五百人次。目前进行的老人个案管理跟进,每个社区至少50位老人得以跟踪照顾,每个月都可以享受到社工的专业服务,如居家照顾、家电管道维修、理发、陪诊等。
“除了舜玉路街道办事处,我们和七里山街道办事处、二七街道办事处、甸柳街道办事处和阳光舜城社区也有合作。”济南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现在在济南只覆盖了5个社区,算是一次探索,以后会逐渐推广。
志愿者服务队伍只能解一时之需
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济南市民卢强曾多次参加社区养老服务活动。“我们有一个志愿者队伍叫做‘青年突击队’,有十几个队员,会不定期地参加一些社区活动。”
棋盘小区的王培元老人是一位残疾的独居老人,常年居住在一间昏暗杂乱的房子里。2010年10月,卢强和队友一起来到王培元家里,把老人家进行粉刷重装,并进行了大清理。“后来我也偶尔到老人家里去看一下,看看老人的生活情况,是不是有什么困难。”
尽管如此,卢强表示这些活动都是不定时的,也没有什么计划性。但
是如果想要把这种志愿活动变成常态化,卢强表示“有很大的困难”。
“首先我们的志愿者团体是松散的组织,对队员没有任何的强制性,而队员的工作生活、思想认识各有不同,很难达成一致。”卢强表示,虽然自己是“青年突击队”的队长,但是他没权给队员做强制安排。
据了解,很多单位都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志愿者队伍,其中不乏一些关注养老的志愿者团体。“其实我们也有很多固定合作的志愿者队伍,他们的服务多是不定期的。”济南某居委会主任告诉记者,每到节假日,志愿者的活动扎堆,而平时就很少。“因为他们在时间上不能固定,所以我们就很难把这些志愿者服务列入常规养老的行列。”
邻居出手友情养老有待社区进行推广
在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街办舜雅社区,每一位独居老人都有一个特定联系家庭,如果老人遇到困难或者有特殊需要,都可以直接联系他们,从而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帮助。
“这些联系家庭一般都是老人同层或者楼上楼下的邻居,这样安排主要是为了能让老人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更快救助。”舜雅社区居委会主任刘传第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始居委会就已经开始尝试这种邻里之间的“友情养老”,取得了很好效果。
“对社区孤寡老人,我们也随时走访探望,保证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但很多社区特别是新建社区,平时人手就紧张,加上工作繁杂,往往顾不上,而且缺少资金,没有能力单独购买社工岗位或者服务,还需要政府的扶持。”鑫达社区居委会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
“应该鼓励有能力的社区建立互相支持网络,建立关怀型社区。”山东大学校董、社会福利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济南基爱女性关怀服务中心理事长黄智雄表示,这种友情养老能帮助老人减缓衰老速度,也有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推广开来就能减少“短信老人”独守空房、无人关照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