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诺奖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
知道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这个名字,还是在20多年前,但在记忆中,这名字已经非常陌生。我的书架上还保存着1986到1989年的《世界文学》杂志,纸质已发黄,隐约散发出一股尘土味,这其中的1989年第5期杂志中,就刊登着6篇瑞典散文诗,特兰斯特罗默的散文诗《名字》放在最后,那时作者的译名是托·特朗斯特吕姆,简介中写道:“他23岁发表的第一本诗集《17首诗》(1954),轰动瑞典诗坛,特朗斯特吕姆成功地把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同欧洲传统的抒情诗融会一体,擅长运用隐喻来表现思想。他的散文诗别树一帜,为瑞典散文诗开辟了新的蹊径。”
当然,这并非《世界文学》第一次介绍特兰斯特罗默,早在1984年第4期杂志中,《世界文学》就发表了他的《诗六首》,后来在1987年第3期中又刊发了他的3首诗《风暴》、《序曲》和《十月即景》。我肯定看过他的这些诗,但却绝不会想到20多年后,特兰斯特罗默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散文诗《名字》中,他写道:“我骤然醒来,不再认识我自己。虽十分清醒,但无济于事。我是什么?谁是我?我是在后座车上醒来的东西,如同布袋里的猫惊恐地乱拱。谁?”
对于当时喜欢翻看西方现代哲学书籍的我来说,“我是什么?谁是我?”就是一种关于自我认知的问题、人本哲学的基本问题,特兰斯特罗默的这首诗显然受到这种哲学思潮的影响,不算新鲜,但充满哲理。
据说特兰斯特罗默还是心理学家,在少年犯罪管教所工作,这就难怪他的诗颇具哲学意味,他曾说:“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像“每个人都是半开着的门/通往一间共有的房屋”(《半完成的天空》)、“人到则心到/即使扮演严肃滑稽的/角色———我就是/世界创造自身的地方”(《站岗》)、“最大的狂热者也是最大的怀疑者。对此他一无所知/他是这两者的同盟”(《金翅目》)这些诗句,其中的哲理耐人寻味。
不过,对特兰斯特罗默的诗,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对意象的运用,在这方面,他明显借鉴了中国、日本等国的诗歌传统。像《致防线后面的朋友》,仅仅三句,很像日本的俳句。而《尾曲》、《愤激的沉思》、《1966年———写于冰雪消融中》、《早晨与入口》、《复调》等,则很像中国的七绝、七律,短短的四句或八句就写出某种感觉或现象,这些诗若用七绝、七律的形式译成中文,估计会让不少中国人抓狂。因为现在没有多少中国诗人会写那种四句、八句的意象诗了。
先看看这首诗:“我似铁锚入底滑,思留彼世原非他。既疲悲愤且退热,恶手捡石更书沙。月照空房俱寂静,家藏立柜欲飞花。森林穿越无装束,漫走随心到自家。”一般人相信这是一首古体诗无疑,但其实是我根据特兰斯特罗默的《尾曲》改写的,原诗译为:“我像一只铁锚在世界的底部拖滑/留住的都不是我所要的/疲惫的愤怒,灼热的退让/刽子手抓起石头,上帝在沙上书写/寂静的房间/月光下,家具站立欲飞/穿过一座没有装备的森林/我慢慢走入我自己”。如果你读过埃兹拉·庞德用英文翻译的中国古诗,你就会感觉特兰斯特罗默的原诗倒像是我改写的古诗的译文。
特兰斯特罗默曾说:“我的诗深受音乐语言的影响,也就是形式语言、形式感、发展到高潮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我的诗与绘画接近。我喜欢画画,少年时我就开始画素描。”这是他的诗歌极具画面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早在1985年4月,特兰斯特罗默就来中国访问过,参加了当时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举办的“瑞典诗歌座谈会”等活动。后来,他写了一首《上海的街》,其中自行车、发票、海风、甲板等都是极其鲜明的意象,而“中午时分。鱼贯而至的自行车上空/洗过的衣服随灰色的海风飞舞”的诗句则画面感十足,读到最后一句“我们在阳光下显得十分快活,而血正从隐秘的伤口流淌不止”,则哲理意味十足,让人咀嚼不已。
我相信,特兰斯特罗默肯定读过一些中国的古诗,并受到中国诗歌的影响,才形成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示便是“哲理+意象+画面=特兰斯特罗默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