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李晓闻 片/本报记者 杨宁
“在你最生气、最愤怒的时候都不能骂人,你觉得这样的语言才是最纯净的是吗?”“骂人你就爽爽快快地骂,干嘛要用网络语言做上一层包装呢?”16日,“双星杯”2011年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在青岛开赛,台湾大学与浙江大学6位辩手同台PK,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唇枪舌剑,最终台湾大学三辩刘少翔成为本场最佳辩手。
网络语言成首场辩题
16日下午,辩论赛的第一枪在台湾大学和浙江大学之间打响,双方的辩题为“网络用语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还是污染了我们的语言”。比赛第一环节为“开门见山”,正反双方各自阐明观点,其中正方三辩以一个巧妙的比喻赢得了不少评委青睐。“语言就像一件泳装,我们把它穿在水里,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丰富我们的衣着;但是假如有人穿着泳装去参加联欢晚会呢?人们会说你穿错了衣服,而不能说泳装污染了我们的衣着。所以,当小孩子在作文中大量使用网络用语,我们充其量只能说他使用错了语言,而不应该说这些网络用语污染了我们的语言。”
第二环节为“角色争锋”,6名辩手分别扮演学者胡适、小学语文教师等不同的社会角色,就各自观点进行近距离辩论。反方一辩以小学语文教师的身份,一句“长大的孩子满口莫名其妙的网络用语,做评论员满篇‘尼玛’‘伤不起’,做主持人开口‘坑爹’‘有木有’,作为语文老师,这样的责任我负不起。”既风趣又有力,引来满堂喝彩。
昔日最佳辩手现场挑刺
要说整场比赛最大的亮点,当属第三环节“超级辩论”。在这一环节,曾经蝉联两届国际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的黄执中上台对辩手们逐一“挑刺”发问。
“如果网络语言的出现使人觉得说脏话不再有任何道德责任,你仍然觉得这不算对语言的污染吗?”“没有任何脏话的语言体系是不存在的,那么脏话、粗话的存在是否就是对语言的污染?脏话究竟是丰富了还是污染了我们的语言?”黄执中紧抓双方辩手语言中的逻辑漏洞,咄咄逼人,不仅引来了现场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还使得一直振振有词的几位辩手理屈词穷、迟疑不决。最终浙江大学一辩皮鑫由于在该环节中表现迟疑、不能正面回答黄执中的发问,失去了多位评委的支持,从而被淘汰出局。
9位“重量级”评委现场点评
除了台上唇枪舌剑的6位辩手,评委席上的众多学者、电视评论员的精彩讲评也是本场比赛的看点之一。除了首席评委余秋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叶海林,台湾新闻媒体人兰萱,新加坡教育工作者赵令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吉象,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资深记者、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洪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路一鸣,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等8位评委也出席了比赛现场,对6位辩手的表现做出了中肯的评价。
对于最终胜出的正方三辩刘少翔,董卿表示特别欣赏:“除了逻辑、思维和表达,我还特别注意到了他的姿态。他始终有肢体语言,膝盖微微弯曲,上身倾斜45度,就像一个战斗的战士一样。”而针对双方本场的辩题,著名学者余秋雨则做出了深度解析,他指出,语言不是一个静止的池塘,而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它必须沿路吸收各种各样的溪流、小沟,才能不断前进。但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防范有没有被注入杂质、被污染。
优胜辩手最抢眼
据了解,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的前身是国际大专辩论赛,2007年开始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主办,并更名为“2007年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2010年开始花落青岛。
本届辩论会于10月16日至22日在青岛举行,17日,谢菲尔德大学将对阵特拉维夫大学、香港大学对阵中山大学,18日,马来亚大学对阵武汉大学、诺丁汉大学对阵哈佛大学,19日,普林斯顿大学对阵海德堡大学、墨尔本大学对阵莫斯科国立大学。另外,本届辩论会没有晋级比赛,16支队伍共8场比赛,每场都是决赛。比赛中不再明确分出正、反方的胜负关系,而是注重于展现辩手个人风采。也正因此,每个单场比赛设置了淘汰环节,也就是说,随着比赛的推进,两队的6位辩手中会不断有人离场,最终场上将只有1名辩手坚持到最后,而他就成为本场优胜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