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崔滨 与时下收获的秋季伴行的,是各地频发的农产品卖难。那边内蒙古达茂旗滞销的土豆刚刚以“爱心菜”的方式运进山东市场,这边省内的生姜又传出了烂在地里无人问津的尴尬。当名目繁多的“爱心”白菜、土豆、卷心菜年复一年出现时,我们理应反思,仅凭“爱心”就能解决蔬菜卖难吗?
无论是达茂旗的土豆,还是安丘、莱芜的生姜,其卖难的根本原因不外乎一哄而上、盲目跟风扩大种植面积,短时期内供过于求,造成滞销和卖难。而来年又因为供应量过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价格暴涨,从而陷入“菜贵伤民”的恶性循环。而眼下社会各界采取的应对措施,则仅仅是商务部门组织的“应急滞销救助”以及市民自发组织的购买“爱心菜”活动。
应该说,频频现身于全国多个地区的“爱心菜”,体现了市民对菜农的爱护和关心,但仅仅用这种以感情驱动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缓解蔬菜卖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菜农之所以陷入“涨跌怪圈”不可自拔,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的农业生产依然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模式,集约化程度不高,这就造成了菜农对市场供需信息的判断力不够;同时个体菜农面对收货方和流通商时,议价能力和组织运输、开拓市场能力远远不够。
而要想改变农户单打独斗、盲目跟风的现状,除了继续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减少蔬菜从田间地头到市场货柜的中间环节之外,最重要的是加强信息引导,增加农民获得市场价格信息的渠道,使农民和市场的信息对称。
这其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首先应指导帮助农户建立起农业合作社一类的组织机构,将单个农户组织起来,形成有计划、有规模的生产;同时,还应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如在收获旺季组织购销对接会、扩大农超对接的范围。逐步将出现农产品卖难的应急行政干预,转化为有组织、有计划的长效机制。
达茂旗土豆在“爱心菜”的帮助下忧患逐渐消散,可谁知道,下一轮“爱心菜”又会在何时何地上演?
但愿不久的将来,市场上再也见不到“爱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