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区一园聚起海洋“智库”
总体布局为蓝色硅谷核心区与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
  • 2011年10月31日 作者:
  • 【PDF版】

    蓝色硅谷是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及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域。青岛建设蓝色硅谷是在新的发展阶段积极落实国家海洋战略,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出的全新战略构想,对进一步增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水平,提升青岛城市竞争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辟一区一园建设蓝色硅谷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一条龙

    按照“突出重点、集聚发展、功能互补、互为支撑”的原则,蓝色硅谷建设实施“一区一园”的总体布局。“一区”即蓝色硅谷核心区,南起崂山科技城,北至即墨温泉镇沿滨海公路区域;“一园”即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

    在核心区重点规划建设三个功能区:科技创新驱动区。该区域是蓝色硅谷的智慧中枢、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重点规划建设科教、研发创新、海外归国人才创业“三大组团”,集中布局海洋科研、教育、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重大平台项目,培养引进海洋高层次人才,使之成为海洋科研机构最聚集、科研力量最强、充满活力的科教研发创新区。

    科技成果孵化及产业区。该区域是蓝色硅谷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培育中心。重点规划建设崂山生物产业园、青岛国际创新园、国家(青岛)通信产业园、青岛创业园、青岛新能源产业园等园区,利用现有基础强化资源整合,集中布局科技成果孵化器及产业项目,提升海洋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区。该区域是蓝色硅谷政务中心、商务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在现有基础上科学布局政务服务区、金融商务区、居住区,发展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融合发展海洋科技研发、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推进政务服务、金融商务、生活服务三大组团建设。

    同时,经过近几年的投资建设,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具备了快速承接蓝色经济高端产业项目的条件,是蓝色硅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重点建设海洋生物与医药、涉海高端装备与节能环保、新一代电子信息三个新兴产业功能区,同时积极发展科技研发、创业孵化、金融、中介服务及各项社会事业。

    四大海洋领域力求突破六大工程助力硅谷建设

    着力突破海洋生物、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海洋可再生能源与环保、海洋电子仪器仪表及深海勘探设备四大领域科技创新。海洋生物领域,重点突破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生物材料、水产苗种及海水健康养殖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加快相关产业发展;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领域,重点突破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海洋防腐防污新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加快推广示范与应用;海洋可再生能源与环保领域,重点突破海洋可再生能源与海洋环保领域的关键技术,尽快形成产业规模;海洋仪器仪表及深海勘探设备领域,重点突破海洋仪器仪表与船舶设计、深海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装备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实施六大推进工程,实现硅谷建设“快起步,大开发,早见效”。

    科技研发机构集聚推进工程,重点抓好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两大战略性工程建设,加快海洋科研机构集聚步伐,营造海洋科研机构向硅谷集聚的良好环境。

    创新型企业培育推进工程,培育一大批初创性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重点企业,形成企业发展梯队。

    人才培养引进推进工程,重点加快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工作,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实施引才聚才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人才向硅谷集聚的特区环境。

    信息化建设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我国北方数据中心,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打造“数字蓝色硅谷”。

    公共服务推进工程,规划建设蓝色硅谷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青岛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筹建中国海洋人才市场。

    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工程,规划建设鳌山湾、北宅水源地两大生态保护区以及海岸线、滨海公路多条生态廊道,实施多项青山绿水工程,建设鳌山森林公园。

    蓝色硅谷剑指世界海洋经济辐射全国

    通过蓝色硅谷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海洋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海洋发展由浅海向深海、由传统海洋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由粗放用海向集约用海的战略转型,使我国海洋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加快集聚一批世界一流的海洋科研机构和研发中心、海洋高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与国外海洋学科交流,参与国际重大海洋科研活动,引进利用国外智力资源,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教育人才高地和科普基地。

    着力加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在海洋基础科学、近海应用技术和深海应用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研究突破,增强我国海洋自主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建设中国海洋科技城和深海科技城。加快海洋科技成果孵化区和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区建设,成为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

    通过蓝色硅谷建设,提高海洋科技研发和海洋高技术企业培育能力,不断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提供科技创新成果,输出技术、人才和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带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引擎。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区一园聚起海洋“智库”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