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寻潍坊百位老人养生经验
日常注意,长寿不难
  • 2011年10月31日 作者:
  • 【PDF版】

    古往今来,健康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心愿。借助“探访潍坊寿星”活动,本报用了近2个月的时间,走访了潍坊百位95岁以上的老人。他们虽人生轨迹各不相同,生活方式千差万别,不过却有一些共通之处。

    本报对他们的共通之处进行了全面盘点,从中,人们可以一睹他们长寿的秘密,或许同时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长寿密码。

    基因遗传

    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少百岁老人的家庭是长寿之家,不仅老人年岁大,膝下的子女也都七八十岁,且身体健康。说起长寿秘诀,有6位百岁老人不约而同提到了遗传基因,他们的祖辈活的年岁也很长。

    【代表寿星】

    潍城区长胜小区97岁的滕树廉老人:

    老人身体硬朗,耳不聋眼不花,平时爱看报纸,关心时事政治,没事就跟小区里的老人们一起聊聊天,或去小区里的公园里散散步。

    说起养生秘诀,老人说,其实基因很重要。他母亲活到99岁,现在除了他一个弟弟身体不好早逝之外,其他7个兄弟姐妹都健在,基本上都是80岁以上的老人,而且身体也比较健康,算是长寿之家了。

    临朐冶源北村101岁的张秀兰老人:

    张秀兰老人性格开朗、爱干净。老人有10个子女,四男六女,最大的女儿已80岁高龄,最小的也已50岁,有6人在70岁以上,让人羡慕的是,如今他们个个身体都很健康。

    【专家点评】

    遗传是一个无法控制但不能忽视的长寿原因。事实也证明,长寿常常会呈现出“家族性”的特征,父母长寿,子女往往寿命也很长,而且亲缘关系越近,这种遗传影响越明显。

    像每个人高矮胖瘦、黑白美丑各不一样,健康也有遗传因素。例如各种遗传疾病,有些人在出生时就带有某种疾病的基因或病菌,而有的人天生免疫系统就好,抗疾病的能力强。

    爱干净

    记者采访到的百位老人,八成多自小就生长在农村,干农活长大,五成多至今还生活在农村,生活环境中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轰隆隆、排放废气的工厂。而在生活习惯上,四成老人都十分注意个人卫生,爱干净,居住在洁净的生活环境中。

    【代表寿星】

    青州东夏镇张季村102岁的高桂英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地,是地道的庄稼人,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如今胃口还很好,喜欢吃煎饼、面条,也喜欢喝黏粥。老人吃的冬瓜、南瓜、茄子这些平常蔬菜,都是儿女们自己种出来的无污染纯天然蔬菜。

    奎文区胜利街艺术学校宿舍95岁的刘素斌老

    人:

    老人给家人邻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很爱干净。老人至今都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早起之后漱口洗脸,每天晚上洗脚,平日的衣服换洗时还没有很明显的污渍,频繁换洗衣物、整理房间都是老人良好的生活习惯。

    【专家点评】

    生活环境是影响长寿的一大因素,其影响程度各不一样。繁华的大城市有老寿星,偏僻的山村也不少。然而,某些生活环境下的长寿者就比较多。一般地说,污染小、噪音小、空气新鲜的绿色天地较为理想,气温变化不大,有适宜的居住条件及活动场所,良好的左邻右舍关系,这样的生活环境,长寿老人一定会多。居住的小环境亦然,保持良好的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也利于心情的舒展。

    家庭和睦

    俗话说,和气生财,愉快生康。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老人的家庭都十分和睦,子女孝顺,老人还能感受到子女对他们的依赖。

    【代表寿星】

    奎文区苇湾社区的97岁王秀云老人:

    老人和孙子孙媳妇住在一起20多年,从没红过脸,提起孙子孙媳妇,老人连赞孝顺。衣服啊,吃的东西啊,钱啊,都不缺老人的,还经常陪她谈心。而老人也很体谅孙子的工作辛苦,早上老人起得早,孙子还没起来,她就自己穿好衣服,在屋里坐着不出去,害怕发出声音吵醒了孩子们,家庭特别和睦。

    【专家点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又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与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紧紧相连,因此,家庭人际关系状况,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寿命影响很大。人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精神上没有负担和压力,大脑细胞的活力增强,精神放松,能带给人们生活中的满足、精神上的愉悦,有益于身心的平衡。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照顾,和睦相处,自古为人们所追求。

    闲不住

    记者走访的老人基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年轻时在家种地,过过苦日子,如今还是闲不住。除了身体不适、整日卧病在床的老人外,其他老人都会通过特定的方式,例如散步、练习写字、做家务等力所能及的方式有意识地活动筋骨。

    【代表寿星】

    安丘市景芝镇万戈庄村102岁的王李氏:

    年轻时,老人就下地干农活儿,别人干什么她就干什么,从不比别人干得少,农忙时,整天呆在农田里也是常有的事情。由于农活干得多,如今老人的双手还是布满厚茧。

    现在,老人不再干农活儿,不过闲不住的老人却在被褥旁边放了一把蒲扇,不时地拿出来摇几下。这是老人家的一种锻炼方式,一年365天,蒲扇不离身,没事就摇摇,以此活络筋骨。

    高新区凤怡山庄95岁的李淑香老人:

    虽已95岁高龄,但老人两眼炯炯有神。老人的孙子说,老人闲来就喜欢活动活动。每天早晨,老人醒来都不急着起床,而是躺在床上做点运动,伸展伸展胳膊、将腿悬空活动活动双腿。现在老人身体挺健康,高血压、关节炎、糖尿病等常见的老年病都没有,生活基本能自理。

    【专家意见】

    很多例子证明,常年劳动,有恒、有序、有度地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原因。因为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进细胞活力,提高机体对外界的应激能力。此外,经常户外运动,晒晒太阳,还能促进钙质的吸收。适度的锻炼,还能让人心情愉悦,生活充满乐趣。不过老人锻炼要注意运动强度,可以练练太极拳、散散步,或是练习书法,看看报,有时候坚持比强度更重要。

    饮食杂

    基因在健康长寿方面固然发挥一些作用,但是后天的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也异常重要。采访中,长寿老人普遍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不挑食,喝水多,口味偏清淡,喜欢喝稀饭,吃面条,吃粗粮,四成老人每天都要吃鸡蛋,普遍早饭吃得多,晚饭吃得清淡、量少,即使饮酒、抽烟、饮茶,也都比较适度。

    【代表寿星】

    诸城北关大街大观园小区104岁的解刘氏老人:

    老人体格健壮,头发还有一些黑丝。老太太至今可以自己缝补衣服,且不用戴老花镜,实在看不清的地方,单凭摸索也可以缝补得很好。100岁之前,老太太可以自己上下四楼,一天出门溜达两趟,现在还可以自己下楼,但上楼要靠家人背上去。老人身体健康,很大程度得益于老人规律、健康的生活。老人吃饭不挑食,每天早晨都要吃两个鸡蛋,正餐做什么吃什么,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饭量很大。由于家人都喜欢清淡,平时吃盐很少,老人身体一直很好,一年到头甚至不会感冒。但老人一个“养生秘诀”就是特别能喝水,每天都要喝大量的茶水。

    【专家意见】

    不同年龄阶段,容易出现的营养问题还是有各自的特点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膳食中应该注意控制热量,热量太高,就容易引起肥胖,同时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多食用牛奶、鸡蛋和豆制品。此外,脂肪与糖类的供给应该减少。老年人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为铁、锌、钙,饮食均衡利于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多饮水有助于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和细胞的新陈代谢。

    保有求知心

    很多老人在饮食、生活习惯上各有不同,有的老人嗜烟酒,有的喜肉,有一些所谓的不良嗜好,不过有一点却很一致,例如他们多有坚强的意志,比较执着,一般均有较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倾向于温和的处理矛盾的方式,普遍心胸开阔,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事物还保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心。

    【代表寿星】

    寒亭区大辛庄村102岁的韩松芳老人:

    老人的性格十分和善,跟邻居的关系也一直非常好,老人的孙子说,平时从来没见过奶奶生过气,开朗的性格以及和善的脾气也许就是老人长寿的原因吧。

    奎文区院校街社区95岁的丁启公老人:

    老人每天除了看新闻联播外就是阅读报纸。如今家里订着三份报纸,而最多时,则同时订着6份。“多看报纸、多关注新闻,才能了解外面社会的发展,多学习知识,不是有句话说么,活到老学到老。”老人说,多看看别人的故事,反思自己做的还很不够。老人说,每天至少要拿出两个小时用来看报,有时时间更长,特别是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他总会读过读报纸渡过难熬的时光。

    【专家点评】

    宽容、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应对压力的缓冲器,长期精神紧张会削弱免疫系统并加速细胞老化,最终让寿命缩短。很多疾病都是由于长期抑郁、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所致。

    有一颗好奇心,求知心,能发掘生活中的新鲜事,给生活增添乐趣,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值得提醒的是,许多人认为“脾气好”的人一定是心态好,其实不然。有的人脾气很好,但只是不对外发泄,其实有火不肯发,自身常常郁闷在心,这样恰恰是心态不好的表现。人要学会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

    另类长寿经

    靠打算盘健脑

    院校街社区95岁的丁启公老人喜欢打算盘来“开发智力”。老人能将十多个数字的连续相加,一口喊出结果来。“我觉得老人千万别感觉自己老了,什么也做不了了,就每天躺在床上休息,其实这样反而害了自己。”丁启公老人说,有时“没事找事”反而感觉时间过得更快,生活更有意义。

    一年到头不离蒜

    高密康庄镇张家小庄102岁的杨继圣老人不挑食,不忌口,吃东西糙好不忌,有个习惯老人却坚持了多年,好吃大蒜,一年到头不离蒜,如今这个习惯还保留着。现在老人吃饭时,家人就给他砸上几瓣蒜,放上醋,做成蒜泥,老人就用馒头蘸着慢慢吃,一次能吃两三瓣。而以前,牙口好的时候,老人一顿就生吃一头蒜,老人觉得吃饭有蒜就着才对味。

    “也不知道是不是吃蒜的原因,俺爷不大感冒,这么大年纪了,连趟儿医院都没有去过。”谭淑英说,感冒了吃两个药片也就扛过去了,她记忆中,老人就只打过一次吊瓶,连药片都少吃。

    除了喜欢吃蒜,老人也喜欢喝水,谭淑英每天都放一塑料暖水壶在老人屋里,一天就见底。

    每日一杯黄酒

    寒亭区齐家埠100岁的刘文英老人年轻时就很注意养生,听人说喝黄酒对身体好,老人就每天喝一小杯黄酒,一喝就是近20年。

    每天两茶碗啤酒

    高密市密水街道密水小区100岁的李淑芬老人生活规律,牙口也很好,现在还能咯嘣咯嘣地吃花生,啃萝卜。老人吃饭不挑食,不过中午必定得小酌啤酒。以前,成罐的青啤,老人能喝一罐,现在喝不上了,就喝两茶碗。不喝,就馋得慌,20多年的老习惯了。

    百岁老人好幽默

    潍城区西南关托老院100岁的李秀芳老人是托老院的“开心果”,说话特别幽默。老人现在略见稀疏的头发里还有不少的黑发。有时工作人员跟她开玩笑:“您这还有不少黑头发呢,越活越年轻了!”老人听后就摆个正经表情:“要不我把白头发拔了,光剩下黑头发就更年轻了。”说完就哈哈笑起来。

    工作人员韩大姐说,她伺候过很多老人,大多数长寿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凡事看得开。李秀芳老人心态特别好,每天看到她,都是乐呵呵的,让人看了心情也跟着变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寻潍坊百位老人养生经验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