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伟
“每年最怕的就是过冬天,因为家里实在没钱买煤。”8日,在振兴街丁字山社区的贫困户杨佃成家,杨佃成的女儿杨金玉一说起过冬的事儿就犯愁。
9年前,杨佃成因为脑出血,出现了小脑萎缩、大小便失禁等后遗症,一直卧床不起。“家里经济条件一直不好,我和丈夫下岗,弟弟干保洁员,收入都不多。为了给父亲治病,我们向认识的人借遍了,现在家里还欠着人家十几万。”杨金玉说。
杨金玉原是毛巾厂的职工,在1996年的时候,她下岗了。后来她就做起了走街串巷卖水果的行当,“市场摊位都是收费的,所以我就骑着三轮车去各个小区里卖,每天能收入二三十元。”杨金玉说。
但自从2002年父亲得病后,杨金玉就没法出门卖水果了,她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照顾父亲。每天除了给父亲做饭,天气好的时候,她还会扶着父亲去院子里晒晒太阳。
如今,杨金玉的孩子已经上大学3年级了,但是她很少陪着孩子出门走走。“其实不是不想和孩子出门,实在是因为家里没钱。随便一个景区,门票都得好几十,家里有个病人,哪有闲钱啊!”杨金玉苦笑道。
父亲卧病在床,每天都需要吃药,粗算下来,一个月的药费就要1000元左右。“如果病情反复的话,还需要去医院查体,花费更大。”杨金玉说,父亲每月只有几百元的退休金,根本不够支付医药费。
冬天是杨金玉最害怕过的季节。“家里没有集中供暖,我们只能烧土暖气。但是如果一直烧土暖气,家里肯定负担不起;如果屋里不暖和,父亲又很容易感冒。”杨金玉无奈地说道。
最近,杨金玉正在联系着购买煤炭,但是煤炭价格很高,她还没有攒够钱。“如今家里的煤还没有着落,真希望天能再暖和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