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近年来,一到冬天,供暖就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年很多地方政府的承诺是供暖价格不会上调,然而承诺的背后却是困难重重。煤价上涨导致需求方的实际购买力受到了限制,出现局部短缺。已经出现了17个省市要拉闸限电的局面。(11月8日 央视)
油荒未消,煤荒又现,已经有17个省市有“拉闸限电”的意愿。似乎在普通人民群众利益面前,企业利益,特别是垄断企业利益永远都是至上的。老百姓生活的需求,工农业生产的需求,永远也都是排在企业利益之后的。
油荒、煤荒年年闹,固然与石油和煤炭资源有限有关。但是现在至少还没有走到穷途末路那一步,何以就油荒、煤荒频频呢?至少有两大疑问需要破解。
其一,为什么在相关部门的宏观数据公布之后,我们发现石油、煤炭等资源产销量、进口量大增,但是“油荒”、“煤荒”却一再出现。是供需不平衡,还是中间环节出现问题,比如开采的无计划、垄断企业的惜售抬价、运输成本过大等。
其二,为什么一边是油荒、煤荒,车辆面临停开、机械面临停转、17省市面临拉闸限电,一边又是石油企业的大赚特赚,电力企业的奢华办公楼、天价工资、巨额津贴?还有一些城市打造“不夜城”,安装奢华的高耗能路灯,甚至拖着贫困县的身子骨“打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
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发现和有效利用可循环可再生能源之前,石油、煤炭等自然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出现紧张之势不可避免,惜售几千甚至几万吨,或者拉闸限电几个小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17个有着拉闸限电意愿的城市,与其说,是在应对煤荒而祭出良策,倒不如说是一种责任逃避,或者有着意欲推动电价、供热价格上涨的不良企图。
除了拉闸限电,这一以牺牲老百姓利益和工农业生产为代价的方式,我们更该从其他更科学的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之策:比如加大煤炭生产供应;比如合理调配资源,节约运输等中间成本;比如以保民生为出发点,让垄断企业适当放弃部分既得利益;比如坚决关停一些城市不必要的、高耗能的亮化工程,从节约使用上狠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