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园广播中插入商业广告
学生“市场运作”,自营组织碰到判断题
  • 2011年11月09日 作者:
  • 【PDF版】

    校园内的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学生身处其中,所能做的只有不断适应。

    我们不应用太过于市场化的眼光去看待拉赞助的行为,反而更应该关心和鼓励校园活动,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谨防学生组织脱离学校,渐趋社会化。学生活动不应该一味的追求经济投入,更加重视的应该是精力投入,并不是钱越多,办的活动质量就一定高。

    本报11月8日讯(记者 李小凯)近日潍坊学院校园广播因商业广告比重越来越大,遭到部分学生的不满。8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校园自营社团组织者都希望远离资金束缚,但绝大多数目前都通过拉商业赞助的形式生存发展。校园内越来越多的活动都遇到是否市场化运作的两难选择。

    以前校园广播有新闻播报,有学生点歌,偶尔听见的题外话也是活动通告。但近来,校园广播却拿出相当长的时段,对校园内外的购物商场、电子商店、理发店、饭店、眼镜店等打广告做宣传。

    受所学专业的影响,潍坊学院2008级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学生陈琳对学校的广播站一直特别关注。每天下午4点30分,一直按时收听校园广播的她近来越来越觉得受不了。每到校园广播响起的那个时侯,现在的她总会离开校园,或者闷在宿舍,耳朵里塞满耳机,声音调到最大,只为想盖过校园广播的声音。

    陈琳认为,诸如广播站这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组织就应该围绕学生工作。但是现在学生组织也变了味,原本很纯粹的实践锻炼已经成了如何拉赞助做活动然后盈利,学生组织也被当做一个小企业进行运作,根本越来越不当回事。

    潍坊某高校广播电台前任台长翟伟说,广播电台是校党委宣传部下属的一个学生组织,但是其面临的现实却是,不少高校对此不予重视,大多数时候广播电台都处于“自给自足”、“自生自灭”的状态。为了维系其正常的运作,校园电台处境比较尴尬,也很无奈,没有任何学校拨款支持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播报一些商业广告并收取广告费,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学生们诟病的一点,其实校园广播电台的广告收入并不是很理想,每个月平均接单3个广告,一个广告按月收费只有350元,好的时候一个月会有2000元左右的进账。平时开会买点水果,简单设备更新已经占去了很大一块,搞活动想通过礼品形式吸引同学积极参与都捉襟见肘。

    翟伟的观点得到了众多社团组织领导者的认同。又想把活动办得有声有色,又想保证活动的纯粹性,不通过摊派或会费的形式筹钱,抛开“市场化运作”的确很难。

    追 问

    商业元素存留要不要“一刀切”?

    不脱离学校应定义教育行为

    商业广告也分好与坏,如果校园广播中加入的商业广告贴近学生,能为学生服务,未尝不可。潍坊学院2008级艺术设计专业的韩超说,至少在这方面意义上学生还可以接受校园广播插入商业广告。现在看电视、上网,甚至走在大街上无一例外的都能看到广告,有的你不喜欢看,有的看了对你却很有用,校园广播如果选择对学生很有用的商业信息告知大家,也体现了校园广播的服务性。

    作为一个主要以学习为首要任务的大学校园内,不应该出现过多的商业元素。潍坊学院2008级广播电视新闻学王京认为,商业色彩太浓的话容易误导学生“趋利化”,我们既然无法把握每条商业信息给学生们带来的不同影响,那我们就该减少其进入校园,校园广播不同于其他校园信息传播媒介,受众主体为学生且大都处于被动收听的状态,其受众主体对广播的不可操作性,导致操作者单方面控制传播的信息内容。    

    潍坊学院党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表示: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是学校直管但由学生自主运作的学生组织。从本质上讲,他们组织的校园活动是一种教育范畴内的行为,无关乎市场成本。很多社团可能希望将活动办的大一些,质量高一些,而囿于经济压力只能量情况而定。

    这位负责人还提到,如果学校一味从经济上插手学生组织的校园活动,最终不利于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成长,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让社团组织自己拉赞助赚取活动经费反而是一种进步,一来维系整个学生组织的正常运作,二来也刺激学生们去举办更多有意义的活动。我们不应用太过于市场化的眼光去看待这些拉赞助的行为,反而更应该关心和鼓励校园活动,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谨防学生组织脱离学校,渐趋社会化。

    观 点

    经济投入与活动质量成正比吗?

    钱多,活动质量不一定高

    “活动经费对学生组织来说的确很必要,但是通过无原则的商业活动获取经济收入有些不可取。”青岛大学青大之声台长、大三学生范向玉告诉记者,进入大学的三年来只听到过青大之声播放过一次广告,而且还是为了台庆筹集活动经费。学校平时对台里比较重视,每个月都给予一定的经济拨款,所以青大之声很少接单商业广告。范向玉认为,即便校园广播接单商业广告也应该有原则,广告内容除了要健康积极意外,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服务,如果一味的追求创收,那势必造成学生组织的去学生化,这样的团体不会走得很远。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一直是高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不部分,几个月前,人大副教授炮轰高校“学生会已成藏污纳垢之地”惹来不小争议。

    当越来越多的市场元素注入校园,校园活动所遭遇的经济尴尬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调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山东大学哲社学院、山东大学经济社会调研中心一位教授分析说:矛盾的根结在于目前的市场化大环境,过多的、非主流的市场价值观念影响了学生,目前看来,这些影响不可避免。校园范围内的学生活动不应该用市场标准去将其量化,因为学校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教育组织,首先不可能无限的给学生“经济投资”,这也违背了要求学生独立自主的原则。学生活动不应该一味的追求经济投入,更加重视的应该是精力投入,并不是钱多,办的活动质量就一定高。

    本报记者 李小凯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园广播中插入商业广告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