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府搭平台,引来创投、风投、扶持基金……
破解融资难的“高新样本”
本报记者马辉
  • 2011年11月11日  作者:
  • 【PDF版】
  在无界科技,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试验。
  时至岁末,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继续放大,尤其是在一些科技型的中小、微小企业,前行的步伐更是愈加艰难。目前在济宁高新区,一批以创投、风投和扶持基金为主体的科技孵化和融资平台正在崛起,目前已成立的有四支专业化基金,还有一支基金有望在近期落户,预计总规模能扩大至30亿元,这些基金能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这里“不差钱” 还有3000万,要找好东家
  7日上午,雨时下时停,济宁红桥创投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王东旭最近正在忙着争取一批省里的扶持基金.在当前的背景之下,多争取一笔资金,就意味着多做几个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
  对于多数济宁人来说,创投基金还是比较新的词,而操盘手王东旭真正做这一行也仅仅只有2年的时间。王东旭告诉记者,济宁红桥创投成立于2009年12月10日,是济宁首家政府引导基金参股的创业投资公司。公司由济宁高新区管委会牵头发起,辰欣药业、福建亲亲投资、七匹狼控股、福建红桥投创等公司投资参与。
  “作为创投公司,我们关注的是具有自主创新型、科技型的成长公司和上市潜力的目标公司,在为投资人带来良好回报的同时,将更多的资金倾斜于本地中小企业,这一比例不低于50%。”王东旭说,要由三个主要投资人全部拍板后才能通过,基金的使用,既得兼顾对本地的倾斜和扶持,也得保证投资人的收益。
  在王东旭位于创业大厦的办公室里,茶几上供客人食用的桔子已经干瘪了,这里显然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客人造访过了。“多数时间都在外边跑,不停地去看项目,给一些企业老板谈。”王东旭说,现在这1.7亿元的基金,已经仅有1.4亿元的基金进入一些科技型的中小企业里。现在,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为剩余的3000万元找东家,还要积极去扩大基金的规模。
幸福的“联姻” 钱来了,管理也上去了
  当日中午,在济宁高新区利生面业的厂区内,董事长高凤国正忙着给企业高管人员开调度会,而产业链条的拉长,是会议无法绕过的一个议题。
  高凤国告诉记者,利生集团是一家典型的面粉加工企业,小麦的收购占用大量的资金,企业新工厂的建设、研发能力的提升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通过银行这种间接融资渠道去贷款,企业资金的增量显然很困难,而引入创投基金这种新的模式,使得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宽阔了。“还款的周期更长了,资金的利用当然也就更加充分。”高凤国说。
  红桥创投与利生集团的“联姻”是通过一段时间磨合而促成的。高凤国告诉记者,原来,企业只是一味考虑规模的扩大,而企业管理及现代财务制度的建立上,都不算成熟。“创投基金不仅给企业带来了资金,还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了一些新思路,把上市设定为企业新的目标,这对于企业的未来都是很有好处的。”
  无界科技也是红桥创投提供资金的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以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主。该公司总经理蒋宁告诉记者,在国家银根紧缩的背景下,企业的运营和行业扩展都面临着诸多危机。“创投基金注入企业后,预计能够有好的发展前景。”蒋宁说,希望创投公司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财务制度等方面的健全提供更多的支持。
政府的“推手” 给优秀中小企业“加油”
  “银行属于经营性企业,贷款行为都是趋利的,特别是在银根紧缩的当下,相当一部分的款项都倾斜于大企业和大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位于孵化期和成长期等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尤为突出。”济宁高新区金融处处长张亮告诉记者,在这种背景下,由政府引导或主导的、以创投、风投和扶持基金为主体的、主要投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的科技孵化和融资平台建立,目前,济宁高新区已经有四支投资基金开始运作,资金规模达到18亿元。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也许几百万、上千万元的资金,就能快速助力他们的成长,近20亿的资金能起到极大的引导效用。”张亮告诉记者,从2009年开始,济宁高新区便成功引入了红桥创投基金,随后,包括总额6100万元的济宁高新创业投资公司、总额2亿元济宁英菲尼迪创业投资企业等3家投资企业相继落户高新区并顺利运行,而政府投资不参与分红,不承担风险,目的只是引导更多的资金注入进来。
  跟传统银行的间接融资不同,这些投资公司更加看重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的初期,有着具有前景的项目,但是前期的研发和市场推广都需要雄厚的资金进行支撑,去银行贷款,如果没有地产和设备进行抵押,仅仅靠着项目去申请,往往很难突破银行贷款的“红线”。
  “相比之下,这是投资公司更愿意去做的一件事情,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广泛深入的考察甄选,尽可能多地选定优质企业和项目,加大基金投资力度和规模,同时抓住济宁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发展机遇,发挥自身联系广泛、信息便捷的优势,推介引导国际先进技术和相关企业入驻济宁,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张亮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往往分为孵化期、成长期、成熟期和筹备上市期,投资越往前段,风险就越大,周期也就越长,当然回报也就越高。
  目前,济宁在谈的一支基金进展顺利,资金规模达12亿元,这支基金入驻济宁的话,这个盘子将有30亿元的投资基金可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上。张亮透露,这一基金不仅带来大量资金,还将在济宁搭建“三个一”架构, 即一个母基金,一个孵化器,一个研究院,形成一个新产业社区。“这种架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无疑将给予更大的支持,这种模式更值得推广。”张亮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