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沂大学徐玉如:
义是一种责任
  • 2011年11月11日  作者:
  • 【PDF版】
  “义”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繁体字的“义”,从羊从我。羊有美善之意,义在字源上与善、美同义。“义”源远流长,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到底什么是“义”,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对其理解是不一样的,呈现出多元化、丰富化的情态。总的看来,“义”是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所谓义的行为准则,简单地讲就是指做正直的事,不做坏事,或者也可以说成是“正道”。汉代的苏武宁死不降、卧雪牧羊19年,为了民族尊严与国家利益而视死如归,舍生取义,这是民族大义。《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讲义气、报知己,这是以个人恩怨作为出发点,注重的是个人情谊,可谓小义。可见“义”的内涵是丰富的,要放在特定时间、环境下去分析。在当代,我们把“义”解释成正义,是一种责任和承担,是一种道德义务。首先是做正直的事,上升到更高层次,就是见义勇为乃至“舍生取义”。
  沂蒙历史上有大义之举者不乏其人。东晋的爱国丞相王导、民族英雄左宝贵,都表现了民族大义。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发扬历史传统,彰显民族大义,“村村有红嫂,村村有烈士”。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沂蒙人民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不怕流血牺牲,勇于奉献,形成了著名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也体现了沂蒙人的大义。改革开放年代,王廷江甘愿将自己600多万的合法收入无偿献给集体。出租车司机李学国见义勇为,跳水救人,英勇献身,这奋不顾身的一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沂蒙人的大义,奏响了舍生取义的时代强音。
  本报记者 伟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