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草莓早熟之谜
  • 2011年11月11日  作者:
  •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李珍梅
  18年前,草莓的上市时间从春季提前到冬季,今年10月,秋草莓在青岛横空出世,再度拉长了食用草莓的时间。是什么原因促使草莓早熟?有没有激素的作用?早熟的草莓反季上市,食用后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危害?日前,记者走进青岛农业大学,听“草莓教授”讲述——
□关键词:秋草莓
首亩秋草莓现身岛城
  在城阳夏庄曹村草莓合作社的第三个大棚门外,悬挂着一个红底白边的宣传牌,牌子上清晰地写着:青岛农业大学超早熟草莓试验基地,有“草莓教授”之称的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姜卓俊研制的超早熟草莓就在这里诞生。
  今年57岁的姜卓俊是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副教授,1989年从日本研修回国至今,已经搞了20多年的草莓研究,在业内被称为“草莓教授”。18年前,姜卓俊发明了半促成栽培技术,把草莓的成熟期提前到了12月份。今年,他和曹村草莓合作社合作研究出新的超早熟栽培技术,再一次把草莓的成熟期往前推进两个月。
  走进大棚里,一畦一畦整齐的草莓苗长势良好,郁郁葱葱。每株草莓苗下挂着几颗红似玛瑙的硕大草莓,每一颗都长成规规矩矩的“鸡心形”。就连10月30日来现场验收的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理事长张运涛,也为眼前的景象吃了一惊。
  “看,个头这么大,多漂亮。”姜卓俊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颗约有半两重的草莓,向记者炫耀起他的“宝贝”。摘下来的草莓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芳香,一口咬下去,果肉多汁,酸甜可口。
  草莓作为营养丰富的保健性水果,已成为全年需求的消费水果,但7月—11月无草莓成熟收获的现实一直困扰着国内外的草莓市场,也是国内外科研部门及专家学者一直在努力攻克的难题。经过长期研究,姜卓俊破解了草莓断档的瓶颈问题,他研究开发的超早熟无公害草莓栽培技术,实现了草莓能够在10月至11月超早熟上市,比现有栽培技术提前一至两个月收获,填补了草莓的断档期。
收获后,订货电话打爆手机
  10月16日,姜卓俊实验地里的第一批成熟草莓收获。10月30日,超早熟草莓通过专家组验收。专家现场抽样测试,超早熟草莓第一果序的早期亩产量达到1239.84公斤,累计亩产量可达到4000公斤左右。
  草莓的糖度一般是4%—9%之间,验收当天专家测出这批草莓的糖度是13.6%,就是说要比一般草莓更香甜、口感更好。因此,在专家组现场验收报告中,这批超早熟草莓得到了“果实红色、富有光泽、香气浓郁、商品性好”的评价。
  鲜草莓在10月份就能上市的好消息,不经意间已经在市民和商家之间传开了。“很多酒店和超市包括一些单位,在草莓收获第一天后,都打电话过来要订货。”曹村草莓合作社负责人王倩说,合作社种植的草莓一般走中高端消费路线,即主要为一些酒店和商家供货。“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供不应求,已经收获了两批,现在都不敢摘,因为下周有一场‘水果比赛’,这需要达到一定量才能参赛。”王倩说。
  “以前冬草莓刚上市时,价格要50元/斤。现在这批首批秋草莓估计要卖到200元/斤。”对于这批收获的草莓,王倩打心底感谢姜卓俊。“姜老师真的是太负责了,这批草莓种植时,都是他手把手地教我们,后来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哪怕一个很小的问题,他都亲自到地里来。”王倩打算在明年鼓励合作社一部分成员种植这批超早熟草莓。
□关键词:健康质疑
健康杀手?“反季水果”引质疑
  对于不少喜爱草莓的市民来说,在10月份就能吃到这么鲜甜的草莓,确实让人惊喜。但嘴上尝着鲜,同时心生疑问:早熟的草莓是怎么种出来的?是不是用了激素?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同样,西瓜、番茄、葡萄,这些过去只有在夏季才能吃到的水果、蔬菜,如今在冬春季节也随处可见。反季节栽培技术让人们吃的瓜果越来越没有季节和地域的限制。然而对这些反季节水果,人们总有很多不放心的地方。
  近些年,对类似反季节水果蔬菜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如看到冬天的顶花黄瓜,脑海中总会闪出一些有关“激素催熟果蔬”说法,甚至也曾经有报道称小孩吃太多反季节水果会导致性早熟,让父母们颇为紧张。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反季节水果是‘催’出来的吧?最好还是吃当季水果。”“大棚里种出来的哪有自然生长的好啊,虽然好看,但未必有营养。”
  这一次,早熟的草莓也同样引发质疑。
□关键词:无关激素
人工提供发育条件 早熟草莓无关激素
  “在业内,我们根本没有‘反季节’一说。而且,拿我的超早熟草莓来说,和‘催熟’、‘激素’没有任何关系,绝对绿色环保。”姜卓俊强调。
  姜卓俊说,使水果超早熟是通过运用技术等手段,使之达到植物生长发育本身所需要的温度、日照等条件,从而让植物的成熟季节提前。
  以草莓为例。草莓作为短日照品种,必需要满足其进行花芽分化所需要的低温、短日照、营养条件三个基本因素。其中花芽分化所需要的低温、短日照条件,自然条件下一般在秋分以后,也就是大约9月23日以后才能具备。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国内外有的采用冷藏抑制栽培、高山育苗等方法。但都因为受地域、道路运输、地理位置等影响难以普及应用。
  面对这些难题,姜卓俊成功研制了一个草莓苗可以在活体生长发育状态进行低温短日照处理的育苗设施装置。该设施装置由低温育苗室和育苗床构成,温度可以在零摄氏度至20摄氏度范围内调整。育苗床设计为轨道移动式,床体可以自由移动,白天可移动到育苗室外在自然条件下育苗,晚间推进育苗室进行短日照低温处理。由此满足了活体育苗的需要,保障了育好苗育壮苗和促进花芽分化的条件要求,这样才实现了超早熟栽培的目标。
  “就像人怀胎十个月后,医院给她提供生孩子的产房。超早熟草莓的道理和这个一样。即利用人工干预的方法,给草莓提供了它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姜卓俊比喻说。
  姜卓俊说,若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规定的栽培技术来,超早熟水果的品质和正常季节的产品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植物激素还应科学看待
  说起超早熟果蔬,市民难免会将它与“催熟”、“激素”等字眼联系起来,姜卓俊认为这是一种误区,因为很多市民对植物激素认识模糊,植物激素应该被科学看待。
  “前一阵,媒体对爆炸西瓜、毒香蕉的报道,使得消费者人心惶惶,对植物激素造成了一定的误读。一方面媒体监督是好事儿,但另一方面,我不得不说,一些媒体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使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与本意产生偏差,使得原本就不懂这一行的老百姓陷入误区。”姜卓俊说,前不久媒体报道的“香蕉用乙烯利催熟有毒”事件,使得很多无辜蕉农受损。其实用乙烯利催熟是科学、安全、合理的。
  “至于有些人说的孩子性早熟,是因为吃多了激素果蔬,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导致孩子性早熟,是由于动物激素造成的。”姜卓俊强调,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有极严格的区别,至于植物中的生长素和动物的生长激素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植物激素进入果蔬体内会随着新陈代谢逐渐降解,等果实逐渐成熟,药效就会慢慢消失。
  “当然,如果过量食用植物激素的话,对人体是有害的,毕竟什么好的东西,都得用得适量。”
  有人也许会担心,既然激素能促进增产,那生产者会不会为获得经济利益,无限量地使用激素?对于这个担忧,姜卓俊说是多余的。因为,激素用量和增产量并未始终成正比,如果用多了,就会适得其反,果实反而不结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