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大学生被人蹭破手担心感染艾滋病
“恐艾症”比艾滋病更可怕
  • 2011年12月02日  作者:
  • 【PDF版】
文/本报记者 孟艳 片/本报记者 杨宁
  一名公司老总酒醉后与陌生女人发生性关系,担心传染艾滋病,多次去医院检测,为此丢下了生意;一名女大学生与另一个人碰撞刮破手后,担心被传染上艾滋病;一名幼儿园老师发现男朋友有别的女朋友,担心自己传染艾滋病……随着艾滋病科普宣传范围越来越广,“恐艾症”也逐渐逼近正常人。据青岛市疾控中心统计,一年来有五六万人咨询艾滋病问题,其中“恐艾族”占到一半以上,也就是大约有三万多人。
防艾宣传期咨询者骤增一倍 两年前的性行为担心被传染
  11月30日,记者在青岛市疾控中心一楼的性病艾滋病检测室遇到了市民赵先生,他是替儿子咨询有关艾滋病检测的情况。原来,赵先生的儿子在济南,前段时间偶然发生了一次高危性行为,心里不安,就告诉了当医生的父亲。
  赵先生得知后比儿子还着急,第一时间到疾控中心咨询,当被告知艾滋病有一个月窗口期,过了这段时间才能检测后,他更加着急了,几乎两天一趟到疾控中心咨询。检测室的徐岐山大夫告诉记者,赵先生这种也属于“恐艾”情况,只是是替儿子担心。
  赵先生刚走,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士又进了检测室,称一个周以前有一次危险性行为,要求检测是否携带艾滋病病毒。当徐大夫告诉他一个周检测不出来,要过三个月以后才能检测时,该男子略有不安。随后又称应该不会有事,就是想提前检测一下,并要求徐大夫当天给他做检测。当徐大夫解释必须要经过两个周到三个月的窗口期以后才能检测出结果时,该男子才离开。徐大夫称,像这位男子就已经有恐艾心理了,他肯定等不到三个月以后,下个周还会再来。
  记者了解到,近期到疾控中心咨询艾滋病问题以及要求检测的人数骤增,平时每天也就10个人左右,这段时间每天都有20多人前来咨询。徐岐山介绍,主要是由于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疾控中心和一些医院甚至机关单位都开始进行科普宣传,有些人接触到宣传后,忽然想起了很长时间前的一件小事,担心被传染,所以到疾控中心咨询,导致咨询人数骤增。例如30日上午刚刚接待了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他是两年期出差有了一次婚外性行为,由于没接触过艾滋病这方面的宣传,一直不以为意。这几天通过电视看到了艾滋病宣传内容,觉得自己很多条件都符合,担心真的被传染上艾滋病,所以想检测是否有艾滋病病毒。

“恐艾男”不顾千万生意 北京青岛广州多地查体
  市民孙先生在青岛有一家很大的公司,资产近千万,孩子已经上小学,他与妻子关系也很好,从未有过出轨行为。今年年初一次酒醉后,与陌生女人发生了关系,酒醒后就开始后怕,担心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来他腿上长了一个包块,就更加担心是艾滋病引起的,“恐艾”行为一发不可收拾。
  孙先生先是去了北京的一家大型医院做了检测,虽然检测结果是阴性,但他还是不放心,之后做了两次检测,结果仍是阴性。他又去了广州的一家医院,找到了一位专家,除了做血液检测,专家把孙先生腿上包块切除后,做了包括皮下检测,结果也是阴性,但孙先生还是不放心。回到青岛以后,他放弃了正在做的生意,交给别人打理,然后他几乎一周到疾控中心一次,要求检测是否被传染艾滋病病毒。徐岐山介绍,当时他推荐孙先生去看一下心理医生,但是孙先生觉得自己心理很正常不去看。最近来得较少了,可能是想开了。
  还有一位男士在乘坐公交车时,觉得一位老太太拿针扎了他一下,手上出血了,担心被传染艾滋病病毒,一有机会就到疾控中心咨询。徐岐山介绍,像这种情况,可能是老人身上或者胳膊上有类似针状的东西扎破了这位男士的手,而他觉得别人是故意用针扎的,所以有了“恐艾”心理。
  据介绍,由于检测有一个窗口期,即指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到血液中能够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一般为两周到三个月。在窗口期期间做不了检测,不少人就天天来,或者天天打电话问能不能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就成了“恐艾”心理。“我都给他们解释,艾滋病有一个感染概率,即使不采取措施,男女之间的传染概率也只有千分之二。”徐岐山说,但是很多人还是听不进去,就想早点测出结果来。当然有些“恐艾”严重的人,即使检测结果是阴性,他们有时候还会多次要求检测。

“恐艾”心理波及正常人 大学生幼儿老师也难免
  前几年担心感染艾滋病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有过高危性行为的人,而近几年来,随着艾滋病科普宣传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正常人加入了“恐艾族”的行列,一件生活小细节,都会在他们的心里扎根,然后不断放大。
  青岛某大学女学生小张,前几天的一个夜晚,从自习室往宿舍走,当经过一个窄路时,迎面遇到一位外国学生,两个人手碰到了一起,当时小张觉得手有点疼,但是天太黑也没仔细检查,回到宿舍后看到手上破了一块皮,流了一些血。随后的几天里,小张就开始胡思乱想,觉得那个人是故意碰她,担心被传染艾滋病,小张到疾控中心后要求检测艾滋病病毒。徐岐山耐心劝解了她一番,首先让小张正视两人相碰这件事,可能是道路太窄,而那个人手上正好戴个戒指,或者手腕处有比较锐利的纽扣,都可能把她的手划伤,而当时碰撞过程比较短暂,可能是小张没注意而已,又解释了一个周内不能检测艾滋病病毒。小张听后也接受了徐大夫的建议,正视这件事,并且决定等两个月后检测。
  青岛某幼儿园女老师小徐,与朋友介绍的一位相亲对象谈恋爱,在谈了一段时间后,两人发生了性关系,可是不久后小徐发现他的男朋友还另外有女朋友,而且也有性关系。小徐就开始担心自己被传染艾滋病,到疾控中心咨询。后来也被徐大夫耐心劝说回去。
  徐岐山介绍,虽然现在关于艾滋病的科普宣传已经越来越多,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即使有了相关的医学常识,也还是有可能变成“恐艾族”。不少心理医生也发现,正常人群中的大部分“恐艾族”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是焦虑,或是强迫,或是疑病,大部分患者都需要配合一定的心理治疗。
  据青岛市疾控中心统计,今年有60000多人通过见面或者电话方式咨询艾滋病问题,其中一半以上都有“恐艾”心理,经过开导以后,真正在检测室检测的也就2000多人,而这些人当中,真正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仅有几个人,所以“恐艾族”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不过对艾滋病极度恐惧,达到病态的人,还不是太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