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湾口小学的电脑和黑板
  • 2011年12月09日  作者:
  • 【PDF版】
  大湾口村的老师正用新电脑和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们上课。
文/片 本报记者 赵松刚 杨万卿
  最近,寒亭区大湾口小学收到热心人赠送的5台笔记本电脑,告别了全校六个年级轮流使用一台电脑上课的尴尬。价值15000元的5台笔记本电脑,是整座学校最贵重的教学工具。
  然而,在以50岁左右老教师为主的大湾口小学,多媒体的全新教学方式,似乎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接受过程。长达30多年用粉笔“勾画”的习惯,与农村小学滞后的教育一样,蜕变绝非一朝一夕。
  为了桌椅、扩音器、保安室、厕所,整座村子竭尽所能,一名老师心甘情愿教五六门课程,只为使学校尽可能接近城里的标准,只为让孩子们尽可能地接近优质教育梦想。

  下次还用电脑上课吗

  11月18日,寒亭区大湾口村村民路俊友委托家人购买5台联想笔记本电脑送至大湾口小学,共计15000元。
  路俊友说,他想让村里的孩子们有和城里孩子们一样的教学环境。
  12月1日,随着五台笔记本电脑被摆在每个课堂上,孩子们异常兴奋。在四年级的教室中,家里有电脑的学生最多占20%,郑钰姿就是其中一个。但是,家里虽然有电脑,小钰姿平时也没有机会玩,一周接触电脑的时间也就不到半小时。
  教育局为学校配备多媒体设备后,因为只有一台电脑,学校的老师们也不太会用,真正使用多媒体授课的机会寥寥可数。
  “我教数学的时候,如果课本上有例题,我就让孩子们把答案捂住,自己看看哪里不懂,提出问题再一起进行讲解。可是,总难免没有孩子不愿自己思考,偷偷挪开手看一眼。”提起单一形式的教学方式,杨建刚显得很无奈。
  “现在我就有办法了,用课件直接就不用放解题过程了,让孩子们直接把课本放下,抬起头来,不自己思考都不行。”
  电脑条件的限制,加上师资力量有限,大湾口小学的学生,即使有微机课一项课程,平时一周还不能平均到一节课。有时候,一个班30多名学生,学很简单的基础电脑操作,都要花费好几周时间。
  现在,大湾口小学的微机课课程也随着五台电脑的到来有所转变,一般都会分成两部分,前半节课用来进行课件演示,后半节课由学生操作。
  “老师,下次还用电脑上课吗?”每次下课,都会有几个孩子眼巴巴地看着杨建刚问,“我尽量能让六年级上最多的多媒体课程吧。”

多媒体挑战老教师

  但是,作为一所“农村”的小学,不少城市学校必不可少的配置,它们无法拥有和享受。地处大湾口村南面的大湾口小学,所缺少的除了“笔记本”等硬件设施外,贫乏的师资条件还一时难以逾越。
  在农村,这是现实,这是单靠老师们的热情和努力无法解的结。
  大湾口小学,一共有6个年级,在校小学生220人左右,只有12名教师,包括校长李文波在内。年龄最大的路俊东58周岁,教龄已有38年,并且已经超过内退年龄。50岁以上的老教师,还有好几个。从2006年以来,学校就没有来过新老师。2006年上岗的两名大学生老师,是大湾口小学最新鲜的血液,学校的宝贝。
  整座学校,只有很少的两三名老师略懂计算机操作知识。面对送来的5台笔记本电脑,在学生能够看到多媒体教学前,老师首先要过培训关。校长李文波专门找来学校最懂计算机知识的老师,对电脑知识匮乏的老师仓促地进行“应急”培训,别让这些先进的设备沦为了摆设。
  习惯了38年用粉笔在光亮的黑板上“勾画”教学内容的路俊东说,他知道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新鲜感,教学效率也会大幅度的提高,“总之,就是有很多好处。”
  “我知道,教学方式一直在更新换代,我们这些老教师有经验,但是还是得学着接受新鲜的事物,老是拿着老的教学办法,肯定跟不上。”路俊东虽然是一名老教师,不过他懂得放下自己的“老资历”,“活到老,学到老,教孩子得先让自己与时俱进。”
  让路俊东和其他教师放下手里一直握着的白色粉笔,转而敲动鼠标,还是一件别扭的事情。接到热心村民捐助的笔记本电脑后,路俊东和其他的老师们努力地开始了多媒体教学尝试,“不习惯,慢慢来。”

全村的努力留住新鲜血液

  在大湾口小学的12名教师中,有两名80后老师,一名叫杨建刚,毕业于潍坊学院,一名叫陈静,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他们两个人,没有像其他到大湾口见习的老师们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是“先是犹豫后来毅然”地留了下来。这两名老师,是大湾口小学最新鲜的血液。
  杨建刚、陈静便是学校“稀有”懂微机操作的老师。
  在李文波的眼里,这两个人在小学里担当的角色,就好像粉笔和笔记本电脑的差别,老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差别,帮助这所农村的小学跟上新式教育方式、理念的大潮流。
  李文波知道,留下他们,必须想尽办法打动他们。竭尽全力地留下他们,也是大湾口小学试图让孩子们接受更科学教育的尝试之一。
  说起这两人的留下,李文波校长脸上挂满了自豪和得意。这已经不仅仅是他的一项“政绩”,也是整个学校甚至整个村子奋力争取的结果。
  “杨老师和陈老师是2006年来小学当老师的,他们很优秀。为了能让这两个大学生留下来,村子帮他们解决了衣食住行,水电、伙食都由村里拿钱支付,好让他们专心工作。”李文波说。
  老家在坊子区的杨建刚最终被学校和村子的诚意打动,“说实话,刚开始我是犹豫的,可是,学校和村子给我付出了这么多,给我这么多的照顾,我还有什么理由拒绝?”最终,杨建刚和陈静被打动了。
  另外,在学校老教师们的“牵线”下,2008年,杨建刚和陈静也从同事变成了一对教师夫妻,并在村里租了一座房子,安定了下来。

一步一步前进的证明
  
  大湾口小学的校舍,始建于1990年,至今已有21年的历史。
  2004年,不到40岁的李文波担任校长。上任的第一天,并没有村委给他“接风”,李文波记得清楚,他下定决心要把学校的教学质量搞上去,做给村民们看。第一年,学校的教学成绩从倒数的位置上跃到整个乡的前列。
  不过,一所农村的小学,与城里的教学相比,还是有着太大的差距。
  在大湾口小学,教师的数量还是太少,每位教师都负责多门课程的教学。57岁的路俊义老师教着五年级的数学、体育、地方课程、安全等科目,还担任着学校的后勤、安全工作。
  路俊义给记者打了个比方,仅六年级的课程就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环境、安全、科学、美术、体育、音乐、信息、地方共计12门课程,而学校总共才有12名老师,每位老师承担的教学科目,可想而知。
  然而,这样虽然勉力能够把所有课程的教学问题解决,但是,教学的专业性就无法与专业老师相比较了。比如,这次好心人捐献电脑后,师资力量便捉襟见肘,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这群孩子的家长,似乎把孩子的希望全部交给了学校。
  “这些孩子的课本知识不会比城市的孩子差,但是,课本以外的知识就显得匮乏了。这是农村孩子的教育难题。”李文波说,教学条件和生活环境的限制是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
  “学校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上,尽力地争取了。改善设备、招聘教师、组织走教、多媒体教学,多帮他们接受外来的知识,这些都是我们的努力。”
  李文波说,在大湾口小学,很多的东西都来自于村子里的帮助。接待室的沙发、学校的厕所、放车的车棚、练操的扩音器,还有刚刚收到的那5台笔记本电脑,这些硬件设施,都是学校一步一步前进的证明。
  然而,李文波经常反思,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想要实现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与多元化教学,似乎太过艰难,不是所有农村小学的“疑难杂症”都能够通过努力和争取得以解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