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慈善也需要新思维
  • 2011年12月12日  作者:
  • 【PDF版】
□李洪嵩
  近日,《齐鲁晚报·今日潍坊》刊登“潍坊榜样”文章《捐助的不仅是钱,还有文化》,叙述了山东海德尔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栋椿的事迹,他不但冒着生命危险从车祸现场救出了多名伤员,还通过捐款、捐物、捐助书籍等方式,来帮助困难中的人们。
  今年来,由于“郭美美事件”影响,导致了人们对红基会的质疑,个人的捐赠款项大幅下降。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像王栋椿这样的热心人。他们仍然采取各种方式,来帮助那些急需要帮助的人。以往,无论是救助还是捐赠,往往是以实物、金钱作为标的,直接送给受助人。这样做法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尽快地解决受助人的困难,真的如雪中送炭。但是,其短处也是存在的。就是对部分人来说,接受的捐助毕竟是有限的,当实物用完、善款花完后,又会陷入困境,甚至于有个别人对捐赠形成了依赖,一旦没有了捐赠就无法继续生活下去。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继续捐助呢,还是采取什么更好的办法,帮助他们脱离困境。
  这让人想起了“金手指”的故事,师傅问四个徒弟临别时最想要什么。前三个徒弟都要了金子,师傅随手把身边的石头点一下,就变成了大小不同的金块,三个徒弟高高兴兴回家了。唯有第四个徒弟没有要金子,而是要师傅用来“点石成金”的手指。让我们回头看看这个故事,前三个徒弟带回家的金子无论再大在多,总有一天会花尽。而第四个徒弟如果有了金手指,那么随时可以“点石成金”,自然就不愁经济来源了。由此看来,再接受帮助的时候,能够学到技术才是最重要的。
  同样道理,我们现在搞捐赠,也要变换一下思维。在搞实物、金钱捐赠的同时,更要给予受助者以生产技能上的帮助。也正如送给人再多的鱼,也不如教给他们打渔的方法。再多的鱼也有吃尽的时候,有了打渔的办法,随时就可以把鱼打上来,自然就无后顾之忧了。
  道理明白了,方法正确了,“授之以渔”更能让受助者得到切实的帮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