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包容性”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
  • 2011年12月15日  作者:
  • 【PDF版】
  普通百姓也许没有能力辨识复杂的概念,事实上,只有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包容性”在普通百姓的心中才能变成立体的丰满的概念。

  □本报评论员 张金岭

  备受各方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了,会议强调要“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这显然和普通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
  “包容性发展”的概念,从这次会议的新闻稿中没有看到具体的表述,但今年4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讲话时,曾使用了这一概念,当时的权威解读是:包容性发展就是要使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发展的包容性”,让人想象到的,首先就是这个“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这样的发展理念,显然已成为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由于“包容性”还有待“提高”,我们的民生事业还存在着很多“短腿”,还有很多欠账,对此,人们还有很多期待。比如人们非常关心的住房保障问题,和世界上其他同等收入的国家相比,我们的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就是到了“十二五”末,按照目前的既定目标,我们也只能达到20%的保障水平;我们的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国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我们的城市化率虽然在去年达到了46.59%,但城镇户籍人口只占总人口比例的约33%,这意味着没有城镇户口的1.28亿外来劳动力无法享有城镇居民的待遇,在孩子上学、住房、就医等方面面临着重重困境;我们的社会保障水平还很低,社会保障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还很困难,尤其在通胀压力大的时段,困难显得更突出;其他如药价虚高、食品安全、空气污染等等,都是很让老百姓纠结的问题。
  “惠民生,就是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老百姓愿意看到的,或许就是这样的“包容性”。
  普通百姓也许没有能力辨识复杂的概念,事实上,只有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包容性”在普通百姓的心中才能变成立体的丰满的概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