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市人生
  • 2011年12月15日  作者:
  • 【PDF版】
  ▲72岁的老人张建英是夜市的老摊主。  见习记者 张文 摄
  ▲在文化东路夜市,经常可以见到在校学生晚上来“练摊”,以此锻炼自己“接地气”。 记者 孟敏 摄
  ▲佛山街夜市上灯火通明。  记者 马云云 摄
本报记者 马云云 孟敏见习记者 张文 实习生 姜东林
  寒冬夜市,每个摊位后,都有一位静静守候的摊主。选择离开温暖的房间,他们的初衷各不相同:有的要养家糊口、有的为了积累经验、有的在这里为创业“探路”。这一个个灯火斑斓的夜市,正上演着一幕幕有关人生的故事。让我们走近那些守候摊位的主人们,体味夜市灯光下的百味人生。
72岁老人 冻了3小时,卖了2块钱
  在夜市摊主的庞大队伍中,有一些老年人的身影。
  14日下午6点左右,在市立五院门口夜市,一个老人守着一个小摊,卖些保暖用品。老人叫张建英,已经72岁。
  为了御寒,她穿着坎肩、背心、大棉袄,里里外外裹了七层衣服,另外还绑上了护膝,“天冷的时候,风会往腿里钻,久了腿就麻了。”她说。这副护膝是从隔壁地摊上买来的,她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的第几副护膝了,因为舍不得买好的,这副护膝穿了一段时间后,后面扣带的粘性变得不好。一坐一站,护膝就裂开。“三十几块钱的也有,可我买那么好的干什么?”
  老人的眼睛已经有些花了,收钱的时候,她要侧着身,借着对面店铺里的灯光,一张张地把钱看清楚。有时候收到五十或一百的,她都会让隔壁摊位的老板帮忙看看。
  没顾客的时候,张建英坐在台阶前的小板凳上,将双手抄在袖筒里,看着下面摊子上一副一副的手套、袜子等,不说话。有个年轻女孩子来买套袖,张建英立即起身,说起了价钱:“五块钱两副,一副两块五。”最后讲价讲到两块。张建英收下两张1块钱,在灯下瞧了瞧,收进包里。
  张建英摆地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以前打游击,这几年才在市立五院旁边的夜市固定下来。她夏天卖棉背心、袜子,生意好的时候,她一天可以卖上七八十元,不好的时候只有一二十元,有时候甚至一晚上都没生意。“昨天晚上,我卖了3个小时,就卖了2块钱。你说好笑不?”说着,张建英捂着嘴,自己先笑了起来。
  七十多岁的人了,很多人觉得张建英该在家享福,可她还是坚持要出来,张建英的老伴儿十几年前过世,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家。她也不愿意儿女过来帮忙:“过来干什么,我又不是做不动。”来这里摆摊,一方面可以贴补家用,同时也还可以和周围的人说说话。
“80后”公务员 前三次一件东西没卖
  “别摆摊了,我们把你的货都买下来还不行吗?”“80后”的李然(化名)摆摊,是在家庭成员的“非议”中开始的。
  李然是一名公务员,收入稳定,家庭条件也不错。但今年10月份,她突然做出了一个决定:摆地摊。她想积累些经验,并挣点外快,“这样花起钱来会比较踏实”。
  这个决定受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受那个罪干吗?想花钱我们给你就是了。”“我们把你的货都买下来还不行吗?”父母软硬兼施,希望她能改变主意,可她铁了心非干不可,自己花了一千多元,到批发市场批了帽子、围巾等保暖用品。
  夜市看上去挺火,可想在其中立足需要颇费一番工夫。
  第一晚,李然拉着自己心爱的货来到洪楼夜市,可她发现这里的摊主都把价格压得很低,加上面生,她一分钱都没挣着。第二天依然如此。第三天,她开着面包车到山师夜市逛了一圈,可发现人太多,压根儿没她的立足之地。咋办?她直奔燕山立交桥南,“我想试试开辟个新地方。”
  那里学生很多,不时有人在她的摊位前驻足,还有不少人拿起她的围巾试戴,她心里美滋滋的。可最后,她一分钱都没卖出去,一条浅色的围巾还被弄脏了。
  前三天,一分钱都没进账,李然有些挠头。后来听亲戚说,在高新区有个夜市不错。第四天,她把车开进了高新区。在那里,她的地摊终于开张,卖出了第一条围巾。
  之后每当晚上有时间,她就开着面包车一路向东,在那里当上两三个小时“老板”。到现在,尽管当时进来的第一批货还没卖完,但李然算了算,已经赚了100多元,“会慢慢好起来的”,她已经打算好了,将来做实体店,“花自己的钱,才舒服”。
研二学生 白天写论文,晚上卖围巾
  “这条围巾30元一条,您要看好了,我再给您便宜点。”“大姐,您看这个米色的挺好的,跟您这上衣颜色特别配。”“同学,这红的卖得挺好,没几条了,想要抓紧啊。”13日晚9点,文化东路夜市上的一个摊主,正热情又熟练地与顾客交谈着。
  这是文化东路夜市上一个不足2平米的小摊。摆放着五六条颜色、款式各异的围巾,旁边的大编织袋里还备着二三十条围巾。
  摊主小魏是山东师范大学经济专业一名研二的学生,由于这学期课程不多,利用课余时间出来摆摊锻炼。“白天在自习室看书写论文,晚上跟同学出来摆摊,也可以换换脑子嘛。”
  对于摆摊,小魏觉得“挣不挣钱还在其次”,主要就是想锻炼一下。一直站在一旁的小魏的男朋友接过了话茬儿:“主要是她现在时间挺充裕的,想让她走出校园,多接触一下社会。”小魏男友已经工作一段时间,对练摊这件事有另一种认识,“其实练摊只是一种方式,想通过这个让她放低姿态,不要觉得本科生啊、研究生什么的就有多了不起,还是得脚踏实地地干。”
海归小伙 卖货不讲价打品牌
  在很多人心里,“地摊货”就是质量差的代名词,讲讲价总能再便宜点,基本与“品牌”二字无关。而在佛山街夜市,有个摊位上的鞋子和卫衣不打折,海归李超和女朋友杨晓立想在夜市上给自己的产品打出品牌来。
  在佛山街夜市,有个挺大的摊子,摆满了时尚的卫衣和雪地靴。摊主是一对男女,男孩叫李超,2009年从乌克兰学习回来,他没有找工作,直接和女朋友杨晓立一起创业,两人代理了品牌服装和鞋子,白天在实体店和网上店铺卖货,晚上把货拉到夜市上来卖。
  在这个夜市上,李超的东西算是贵的,而且“一口价”。李超说,这些鞋服虽然不是一线品牌,但质量不错。他已经把价格压得很低,“比如一件衣服,我在店里卖一百六七十元,在夜市就卖100元,已经很便宜了,在网上也就卖九十来块钱。”
  李超有个想法,他想把自己产品的牌子打出去。客人如果觉得号不合适,可以拿回来调。好说话、衣服符合年轻人口味且质量不错,他的摊子已经积累了二十来个回头客。
  杨晓立是个“80后”女孩,“跟很多年轻人一样,我喜欢享受生活、过好日子,也喜欢LV”,但要得到这些,必须吃得起苦。最近,这对情侣正在忙活网上店铺,有时候哪怕有一点闪失,买家给了一个差评,就让他们很头疼,只能不断改进。但他们不打算放弃夜市,“夜市走货快,来钱快,占用时间少”,好的时候一晚上能挣两百来块。
东北豆浆师傅 一般能卖三四十杯
  13日晚上7点半,历下大润发超市外,与几个忙碌的小吃摊位相比,一个卖豆浆的摊位略显冷清。摊主是个40岁出头的中年男子。
  摊主名叫王智勇,吉林辽源市人,来济南卖豆浆已经有2年了,“租了一个小豆浆铺,早上、中午在店里卖,晚上我就开三轮到这边来”。王智勇说。
  “豆浆不比别的小吃,得当天做当天卖。”王智勇每天凌晨两点半就得起床,用14台小豆浆机轮流加工做豆浆。每打完1次豆浆都要对豆浆机进行清洗,全部打完得3个多小时。
  王智勇一般5点出摊,8点左右回家。由于山师夜市9点才开始,因此他晚上的生意一直不是很好,“一般能卖三四十杯吧,也就挣个六七十块钱”,王智勇坦言,如果能移到山师夜市那块儿卖,生意肯定会更好。但由于夜市开始得太晚,自己不得不放弃,“得早点回家休息,要不早上实在起不来”。
  “真希望夜市早点开始”,王智勇说道,这样就能在夜市上卖豆浆了,生意肯定好很多。等到儿子大一点,不需要妻子整天照顾了,“我们就再支一个豆浆摊,甚至不用租店面了,可以省好多租金,而且多一个摊多一份收入”,对于未来,王智勇有自己的打算。
  “一年最多挣一万多块钱吧,今年肯定不如去年,材料都涨价了。”王智勇叹了口气。
  在济南租下的房子里,妻子照顾着2岁的儿子。大女儿在老家上高一,由爷爷照顾。家里的生活费、学费开支不小。谈到女儿,王智勇言语里流露着骄傲,女儿的学习很好,“在班里成绩是数一数二的。”他非常希望女儿能早日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帮家里减轻点负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