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年12月15日
作者: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高倩倩 马瑛 13日中午11点,离放学时间还有20分钟,德州陵县经济开发区菜园小学的门口,已经挤满了接孩子放学回家的家长。电动车、三轮车、自行车、面包车……各种交通工具拥挤在校园门口,家长们则站在一起聊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整合教育资源,附近的马庄、小苏庄、前王村等几个村子的孩子都到菜园小学就读。因为有的离家较远,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成了家中的一件大事。 13日中午11点20分,下课铃声响起。二年级的苏明月像往常一样走出教室,推着自己的小自行车准备回家。走过学校前的小桥,她便开始左看右看,看到没有汽车经过,她快速地穿过马路,朝着家的方向骑行。路上,她不时回头看看有没有车辆。 路上,同村的敏敏(化名)正骑着电动车带弟弟回家,看到苏明月后,很吃力地一手扶把,一手推着苏明月前行。 11点35分左右,苏明月骑行到自己家门口,很熟悉地将车停在家门口靠墙的位置。她的奶奶出门迎接。“孩子今年8岁了,她爸妈都在外面打工,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自己骑自行车上学。”苏明月的奶奶告诉记者,她也担心孩子在路上的安全,但家里实在没人能去接,“已经连续好几个月了,都是她自己来回,有时就让村里大点的孩子看着点。” 13日中午,前王村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村子离学校较远,孩子又小,早送晚接,算起来每天要来回4趟。 记者看到,王女士的电动三轮车后面支了一个架子,用厚厚的毛毯等裹着成了一辆“篷车”。“主要是为了送孩子暖和,每天来回得带着他,冷了不行。”王女士说道。 13日中午,一辆面包车停在菜园小学门口,马庄村的马先生从车上下来等待即将放学的孙女。“下雨阴天的时候,我这车也能捎带七八个孩子。”马先生说道,平时偶尔也捎带别人家的孩子,但很少。“一旦出点事,咱不好和人家家长交代。”马先生笑着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