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定期“约会”伯牙子期
泉城古琴爱好者雅集拾趣
  • 2011年12月23日  作者:
  • 【PDF版】
  非遗传承人朱子易老先生带来一曲琴箫合奏。 本报记者 尹明亮 摄
本报记者 尹明亮 实习生 王爽
  12月10日,在花园庄东路北头,路过的行人或许会听见路边传来一曲曲清柔的琴声,或柔和、或静谧、或清丽、或圆润,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这是由何种乐器发出的。实际上,这里有一群活跃于泉城的古琴爱好者,他们定期与伯牙子期“约会”,轻拂琴面、拨动琴弦,《流水》、《白雪》、《忆故人》……

  小巷深处琴悠扬
  10日,在花园庄东路北头的齐状元粥铺,刚刚踏进门口,一曲婉转悠扬的琴声便萦绕在耳畔。走上楼梯,古色古香的亭台,翠绿的芭蕉叶,随着身着汉服的琴手一挑、一拨、轻轻拂动,微微颤动的琴声便在整个房间里弥漫,这是济南古琴协会举办的一次琴友雅集。
  在安静的茶座中,一个中年人却无暇听琴,他叫丁良,是此次活动的组织者,虽然学琴只有一年时间,如今却是这个略显松散的古琴协会的负责人。“说是协会,其实只是一些琴友自发定期聚在一起弹弹琴、交流交流而已。”丁良说,现在济南弹古琴的人并不是很多,他们这些琴友也多是业余爱好者,“今天能有三四十人,在济南的琴友中也算比较有代表性了。”
  在当天的聚会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城派古琴传承人朱子易老先生也来了。
弹琴其实是“弹心”
  “弹琴其实就是‘弹心’,每个到这里弹琴的人在意的都不是琴艺,而是在弹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境。”张帅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一名研究生,自称愚木斋主人的他,以一曲《流水》揭开雅集的序幕。“《高山》《流水》觅知音,即使一个小孩子,技巧有些粗拙,也可以听出其中的纯净。”张帅说。
  王春是山东大学哲学专业的一位老师,因自己关于三国琴家嵇康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而结缘古琴,机缘巧合又师从朱子易先生学琴,如今在琴友之中,他算是资历较老的了。被琴友称为“向哥”的王春网名“向若”,说起自己源于《庄子·秋水》河伯“望洋向若而叹”的网名,王春十分平静,“面向大海,秋水也显渺小。”
她为古琴而辞职
  在雅集上,刘燕是特意从聊城赶来的,曾是音乐老师的她学习古琴纯粹出于偶然。2003年偶然从磁带中听到的一首乐曲让她着了迷。“曲中一个音调,让我突然激灵了一下,后来知道那是《九狂》里的一个走手音,当时感觉真是太美妙了。”如今说起来,刘燕依旧陶醉其中。
  从那时得知古琴后,刘燕便辞去老师的工作,抛下孩子、丈夫,一个人去了郑州学习古琴。如今她在聊城开了一家琴馆,一有机会就会四处交流。
琴社或安家大明湖
  丁良说,济南弹古琴的人目前并不多,大家一开始都是在网上交流,直到去年才开始定期举办一些交流活动,基本每月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聚会,但因为没有固定场所,只能四处找地方。“注册琴社的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地点差不多定在大明湖了,但何时能申请下来,还不好说。”
  琴友们对成立琴社也都满怀期待。“古琴的优雅配上大明湖的秀丽真是太和谐了,如果真能将琴社常设大明湖,大家将会免费演出。”丁良说,“大家学古琴的目的都是很纯净的,追求的就是宁静、清幽,成立琴社后,最重要的也是继续保持这份纯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