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节日消费擦亮眼,防“温柔一刀”
菏泽商家年底忙促销,引爆市民消费激情,专业人士提醒市民理性消费
  • 2011年12月23日  作者: 本报记者 董梦婕
  • 【PDF版】
  临近年关,菏泽各商业街、超市及商场优惠促销活动此起彼伏,各品牌店前均挂出了“促销”招牌,买一送一、全场五折、购物有礼等促销活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
  专业人士提醒,在实惠购物的同时,消费者也应理性消费,谨防落入部分商家的“消费陷阱”。
莫因低价,放弃权利
  节庆时节促销,已成为家电市场的“惯例”,消费者也期待在此时购得“物美价廉”的家用电器。记者走访菏泽家电市场发现,随着元旦春节临近,家电销售商纷纷拉开促销大幕,家电销售十分红火。
  记者调查发现,样品机特价销售、有买有送、大减价等是主要的优惠促销手段。菏泽市工商局工作人员程雷提醒消费者,在关注价格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三包权利’,退换货物的权利,消费者都应该注意维护”。确认购买后,也应索要保修卡,并确定保修的提前和时限。
勿贪便宜,盲目消费
  购物返代金券也是商家主要促销手段之一。“需要购买的东西较多时,这种返券的促销方式还是挺好的。”但孙女士也担心因觉得实惠冲动地循环消费。
  专业人士表示,商家返券促销一方面可以让市民得到优惠,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市民循环购物,“消费者在参与活动前要详细了解活动细节,不要为求获赠代金券和赠品而盲目扩大消费,并注意代金券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
谨防价格明降暗升
  降价促销也是优惠促销的主要手段,但不少消费者只关注折扣的幅度和力度,而忽略了商品所标注的原价的真实性。
  “经常在打折旺季买衣服,这个阶段购物比较划算,但遇到原价和促销价相差特别大时,也会多考虑一番。”家住开发区的市民桑女士告诉记者,降价产品对消费者极具吸引力,但差价过大时,也会“前思后想”一番。
  根据《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商品原价指商家在本次降价前7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果前7天没有交易价格,以本次降价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作为原价。专业人士称,消费者在购物时要仔细查看服装的原价标签,以防被“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