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全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前提”□菏泽市安监局多举措加强重点领域、危化企业安全监管,全力做好安全社区建设□1-11月,关闭非法违法单位568家,停产整顿单位1426家,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同比降30.2%本报记者 李凤仪
  • 2011年12月23日  作者:
  • 【PDF版】
  ◥菏泽市政府安委会副主任、安监局局长闫传银一行去企业检查设备安全自动化控制装置。    本报通讯员 张振君 摄
  ▲检查企业设备运行实时监控情况。 本报通讯员 张振君 摄
  ▲菏泽市政府安委会副主任、安监局局长闫传银听取企业负责人介绍自动经控制和连锁技术改造情况。  本报通讯员 张振君 摄
  提到安全,很多市民会联想到事故之类,其实安全包含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安全隐藏于人们生活中的吃穿住行每一处,安全的范围涵盖了交通、消防、工作场所、公共场所、旅游、危化品、工矿商贸企业、非煤矿山、建筑工程等诸多领域。安全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前提。”
  安全是全社会生产发展活动离不开的一点,安全的背后的是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的汗水付出。菏泽市政府安委会副主任、安监局局长闫传银认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一方面是要防大事故、大隐患,另一方面是建立探索长效机制,做好安全基础基层活动。“据了解,90%以上的安全隐患都是非法生产或者人为违规操作导致的,因此开展工作之后,我们还要总结经验,探索安全的长效机制”。
  今年1-11月,菏泽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0.2%、25.1%,特别是在菏泽市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形势下,全市工商贸企业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的安全责任事故,市安监局同期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重点领域不放松 全年排查整改各类事故隐患17286处
  今年全市共组织各类督导组和专项检查组486个,检查各类企业、场所15374家,下达指令书1852份,排查整改各类事故隐患17286处,确保了今年以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庞大的数字背后都饱含着安监局全体工作人员的汗水。他们都是无名英雄。”菏泽市安委会副主任、安监局局长闫传银说,菏泽市安监局一直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
  菏泽市安监局在交通、危化行业、工矿商贸、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开展了多次排查。在危化行业中开展了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共检查危化企业185家,易燃易爆化工装置53套,查处安全隐患2152处,下达整改指令书620份。对19家危化品运输企业、1200余辆危化运输车辆进行了重点整治,收到较好效果。
  在道路交通领域,在安委会组织下,安监、交通等部门对全市2711部跨县以上客运车、旅游车、危化品运输车辆等重点车型全部安装GPS监控系统,所有辆卧铺客车全部安装了带拍照功能的监控系统,实现图片同步传输到国家和省监管平台。
  年关临近,菏泽市安监局还深入开展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323条,其中当场整改隐患187条,限期整改136条;强化对零售业户的安全检查,全市共查出不按规定距离摆摊设点107家、安全隐患1059处,督促业户严格按要求进行了整改。
  在工矿商贸领域,开展了涉氨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共组织检查组14个,检查涉氨企业217家,排查安全隐患692处,重大安全隐患21处,拆除设备、储罐数量11处,关闭涉氨企业3家。
  在建筑施工领域开展了安全大检查活动,以安全防护用具和起重机械两项专项检查治理为重点,共检查177个工程项目,296个单体工程,检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520台,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60份。
  在消防领域,以高层、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等为重点,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共检查单位2662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808处,临时查封单位23家,处罚单位114家,责令21家停业整顿。
非法违法不放过 依法关闭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单位568家
  8月份,菏泽市政府安委会对存在重大隐患的郓城县鲁发化工有限公司依法关停,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这家企业有600多名职工,规模很大,经检查存在11项重大安全隐患,从去年开始就拒不整改,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省道干线车辆行人、周边居民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容易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菏泽市安监局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在菏泽市政府安委会组织下成立了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今年全市共查处各类非法违法行为8738起,下达执法文书1619份,依法关闭非法违法单位568家,停产整顿单位1426家,特别是依法关停了鲁发化工、润泽制药、天宇化工等一批非法违法生产企业。同时,对全市建成投产的18家工业企业、正在建设的348家项目和2032家规模以上企业逐个排查,共查出非法违法企业144家,按照“四个一律”要求全部做出处理,并补办了安评手续,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隐患。
  此外,菏泽市安监局为确保“打非”成效,实现“打非治违”由阶段性、运动式向规范化、常态化转变,建立健全了“打非治违”多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挂牌督办、工作通报、责任追究、考核评比等多项制度。
  同时,成立了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公布了有关部门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全市没有发生一件行政复议案件,没有一人因违规执法受到举报。

危化企业严监管 全市189家危化品生产企业信息100%录入
  菏泽市政府安委会副主任、安监局局长闫传银表示,随着菏泽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一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逐步进入生产或试生产阶段,危化品的储存和运输数量大幅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做好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
  菏泽市实施了“危化企业安全保障工程”,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装卸等环节的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菏泽市189家危化品生产企业,已经全部完成了信息化系统的录入工作,做到了登录率、更新率均达100%,位居全省第一。
  “这项保障工程是一种工作创新,把危化品行业的安全保障建设成一种体系,原来检查比较零碎,现在综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保障安全。”菏泽市安监局危化科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416家企业已通过三级以上标准化验收,全市173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全部完成三级以上标准化,提前一年完成省下达任务。
  据了解,菏泽市安监局运用12350公开举报电话,利用社会力量,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及非法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对存在安全隐患且拒不整改的企业和存在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企业,拉出名单,评出信用等级,并与发改、经信、财政、金融等部门联合向社会公布。
安全社区创建走前列 成功创建5个国家级安全社区
  2009年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成功创建为全国第一个农村安全社区,闯出了一条农村创建安全社区的路子;2011年11月菏泽市牡丹区西城办事处成为了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先进单位。这是菏泽安全社区建设的成果具体体现。
  目前,菏泽市168个乡镇(办事处)设立了安监站,明确了安监站长,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按要求落实了办公场所、办公设施设备、执法车辆,全市共有安监、执法人员627人,比2007年增加了241人,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安全社区里面生活、做生意、做事,心里有底,踏实着呢!”菏泽市民吴先生对创建安全社区竖起大拇指。据介绍,当前全市共创建成功国家级安全社区5个,市级安全社区85个,50%以上的乡镇达到市级安全社区创建标准,基层安全生产工作体制、长效机制建设得到不断完善、深化。217家重点企业的1681个班组开展了创建安全生产优秀班组活动。
  据介绍,安全社区实行网格化监管机制,每个社区还设有安全协管员,推行办事处安办人员包社区、包企业,社区工作人员包街巷、包片区责任制,使安全监管无处不在,安全社区将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安全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