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二五”,青岛新增城镇就业75万人
最低工资标准将年均增一成
  • 2011年12月23日  作者:
  • 【PDF版】
  日前,青岛大学举行招聘会,现场人流涌动。“十二五”,青岛市的就业规模将持续扩大。(资料片)
  青岛大学举行招聘会,挤满了应聘者。(资料片)
  规划确定16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指标(见附表)。
文/本报记者 李晓闻 片/本报记者 杨宁
  22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发布。未来五年,青岛将新增城镇就业75万人,将率先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险,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
扩大就业,人人享社保
  根据规划,青岛市就业规模将持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全市城镇五年新增就业75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就业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青岛市将率先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险。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到20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0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36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283万人,城镇居民7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6万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稳定增长,60岁以上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居民普遍享受政府提供的基础养老金待遇,并逐步提高待遇水平。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总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5%和70%以上。
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
  未来五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将达到15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6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9.2万人。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77.5万人/年。引进国外高层次和创新型科技人才2000人左右。
  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公务员配套法规体系和管理机制更加健全,科学分类制度基本形成,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并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不同特点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决定和调整机制不断完善。职工工资水平合理较快增长,遏制并逐步缩小不合理的工资差距。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8%
  规划指出,未来五年,青岛市劳动关系要更加和谐稳定。各类企业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普遍建立,企业与职工普遍签订劳动合同,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0%。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更加完善,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院实体化基本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8%。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系更加完善,以网格化、网络化管理为基础的预防预警机制基本建立,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另外,规划确定了15项重点工作计划和工程项目,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行动计划、职业培训促就业计划、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推进计划、建设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和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社会保险扩面计划、改善社会保险待遇计划、社会保障(市民)卡建设工程、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计划、人才队伍建设重大工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计划、农民工权益保障计划、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