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装新的指引系统,针对大雾天气青岛机场执行新飞行标准
飞机起降可少看雾天脸色
  • 2011年12月23日  作者:
  • 【PDF版】
  青岛机场在国内首次运行特殊I类HUD低能见度飞行标准。 姜岸柳 摄
本报通讯员 姜岸柳 本报记者 赵波
  21日雾霾罩城,是今年天气最差的一天,青岛机场的能见度不能满足最低起降标准。为此,青岛机场试运行国内最先进的低能见度飞行程序,满足了部分航班的正常起降。据了解,青岛机场是国内首个经民航局批准使用HUD低于I类最低运行标准的机场。
能见度低,飞机一年“歇班”20多天
  21日的恶劣天气影响了全国多数主要城市的航班。济南机场发出通知,因大雾天气影响,济南机场能见度达不到起降标准。截至当天10时,46架次进出港航班延误。而同一天,青岛机场试运行国内最先进的低能见度飞行程序,满足了部分航班的正常起降。
  据了解,今年青岛机场终端区空域航班时刻容量将由22架次/小时提升至28架次/小时,这将大大增加青岛机场的航班起降能力,但是航班的日益“公交化”与恶劣天气带来的不便形成尖锐的矛盾。
  “每年都有20多天因为能见度低造成航班不能正常起降。”青岛机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近10年青岛的天气对航班的影响比较稳定,每年都有20多天,可能是21天,也可能是27天不等,机场一直尽力压低天数,这样就必须升级机场的标准。目前国内机场大多都是I类最低运行标准的机场,如果升级到Ⅱ级就需要上亿元资金,因此国内机场除了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的机场,其他机场都是I类最低运行标准。
新标准将不能起降天数减了1/3
  21日上午10时28分,虽然视程只有500米左右,不能满足550米的最低要求,但是山东航空公司的一家SC4989航班仍然平稳降落在青岛机场跑道,成为国内首架在如此低能见度的恶劣天气条件下成功降落的航班。机场工作人员介绍,21日跑道上的视程只有500米左右,不能满足飞机的正常起降需求,部分航班只能延误,由于山航的飞机飞行器全部进行了改装,按照标准可以执行“民航局特殊批准的I类运行程序”(即低能见度飞行标准),成功完成了首次试降。
  “目前全国只有济南和青岛是这一程序的试点城市。”据介绍,青岛机场是国内首个经民航局批准使用HUD低于I类最低运行标准的机场,运行HUD程序后,机场的跑道视程从550米降为450米,但是别看仅仅缩短了100米的视程,这样青岛每年20多天的低能见度天气中,就有1/3的天数可以让飞机正常起降。
执行新飞行标准更安全
  据了解,青岛机场经民航局批准使用HUD低于I类最低运行标准的这套系统名为平视指引系统,是一套先进的无线电导航设备,在国际上有着成功的运行经验,近年中国民航开始在国内引进推广该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应用,目前可以把I类仪表着陆系统的进近标准从RVR550米、DH60米提高到RVR450米、DH45米,从而大幅提高机场的低能见度天气的保障能力。
  “乘客担心能见度低飞机起降的安全问题是不存在的。”机场工作人员介绍,这套程序主要是通过改装飞机的飞行器和对跑道交通管制来实现,这套系统可以提高机场运行标准、保障飞行安全、提高飞行品质和航班正常率,对乘客来说也会更加安全。目前只有山航的飞机经过了改装,下一步国内生产的飞机将全部安装这套系统,民航局在顺利通过特殊批准的使用平视显示器(HUD)I类运行验证飞行之后,民航局将继续推进该项工作的进度,下一步将达到RVR350米、DH30米的Ⅱ类标准。
  HUD是平视显示器Head Up Display的简称,它是目前普遍运用在航空器上的飞行辅助仪器。平视是指飞行员不需要低头就能够看到所需的重要资讯。HUD最早出现在军用飞机上,降低飞行员需要低头查看仪表的频率,避免注意力中断以及丧失对状态意识的掌握。因为HUD的方便性以及能够提高飞行安全,民航机也纷纷跟进安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