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诚信驿站”丢钱让人脸红
  • 2011年12月23日  作者:
  • 【PDF版】
  □周倩倩 

  山东农业大学里有一个名为“诚信驿站”的小店,摆放着各种常用的学习用品,没人负责收款。小店开张不到一个月频频失窃,只能暂时关闭。(本报12月20日C05版报道)
  无人收款,的确在考验当今大学生的品行。开始时学生们看着新鲜,买的虽不多,但也都默默遵守。时日不常,开始出现频频失窃,最后却只剩下一角的零钱,几乎空了的收款箱,正如一面道德的镜子,折射出部分学生诚信的缺失。
  从小学到大学,道德教育中不乏诚信教育,而始终缺乏行为上的正确引导,缺乏一种环境和氛围。创立“诚信驿站”,两位大学生的出发点值得肯定,让同学们亲身践行诚信。在公众监督之下,大部分人都能够遵守文明的准则。但在独处的环境中采取何种行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甚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几元钱的文具,钱虽不多,但如果没有人收钱,大家能做到自觉缴费吗?“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不管有没有外人在侧,能时时用心底的道德感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才是真正的文明和高尚。 
  诚信驿站能在校园火起来,得益于校园这个比较特殊的环境。学生老师是素质比较稳定、行为可以预期的人群,通过行为“约束”,可以相互影响感染。所以,即便目前“诚信驿站”经营受挫,也希望小店继续经营下去。笔者不禁想起,山东交通学院学生曾经创办“诚信驿站”小店,运营一年多,不仅销售额分文不少,还营造出诚信的氛围。当学生们适应无人监管后,个别的失范行为也必然得到纠正。
  当然,要实现这一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仅是几个“诚信驿站”能够解决的问题,还需要社会、学校予以正确引导,创造良好的氛围环境。而学生自己,更不能因为蝇头小利,丢了别人给予的这份信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