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上保暖衣扫街更带劲
  • 2011年12月23日  作者:
  • 【PDF版】
  送暖人员将保暖衣送到环卫工手中。 记者 刘丽 摄
  领到过冬物品的环卫工十分高兴。 记者 刘丽 摄
  本报泰安12月22日讯(记者 赵伟 喻雯 王倩) “穿上保暖衣,以后扫街更暖和了。”22日,不少环卫工高兴地说。当天,本报“寒冬送暖”——关爱城市美容师活动举行,20名环卫工领到泰安银座商城岱宗店捐赠的保暖内衣和营养品。     
  “听说今天要领保暖内衣,这是要过节么?”22日下午,泰安市环卫所20名环卫工早早来到环卫三所门口,听说要领保暖衣,环卫工人们围在一起议论着,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快看看是啥样的衣服。”环卫三所的环卫工高富焕一领到保暖衣,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来,比量起来。“这个红很正,我很喜欢,大小也正合适,真是太好了。”高富焕说,她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活,特别是冬天,棉的单的穿好几层也不管用,还是冻得浑身哆嗦。但也不敢穿多了,干起活来不灵便。“现在好了,这保暖衣既轻便又暖和,再合适不过。”
  活动现场,20名环卫工每人不仅领到一件保暖衣,还收到芝麻糊、麦片等营养品。环卫工彭翠英说:“你们想得真是周到,这些东西只是见过,还真没有吃过。”也有不少环卫工说,要拿回家和家人一起慢慢喝。“穿着保暖衣,喝着芝麻糊,扫街更带劲了。” 
  “这些环卫工家庭都非常困难。”泰安市环境卫生管理所相关负责人说,听说齐鲁晚报和银座商城来送温暖,他们从所有环卫工中选出20名家庭困难保洁员。“都是些老人小孩有病、几乎没有收入来源的家庭,感谢你们为他们送温暖。” 
  营运部部长马国柱说,环卫工是城市美容师,他们不畏严寒酷暑,起早贪黑地打扫卫生,是最辛苦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使泰安这个旅游名城,每天都呈现出整洁、美丽的一面。“捐赠的东西不多,只是表达我们对环卫工尊重,希望全社会都能来关心和尊重这个群体。” 
  19日起,本报“寒冬送暖”活动联合泰安银座岱宗店捐助的价值万元的物品开始发放,分别为福利院、盲校、贫困家庭送去了温暖。22日,银座工作人员将最后一批过冬物品送给了环卫工人。

“这保暖衣只在电视上见过”
  本报泰安12月22日讯(记者 喻雯 赵伟 王倩) 22日,20名拿到保暖衣的环卫工都是一脸的兴奋和激动。不少环卫工称他们从没穿过保暖衣,从没喝过营养麦片。“天越来越冷,把这些穿在身上,冻不着心里也热乎。” 
  22日下午,记者来到环卫工高富焕家里。这间租的房子空荡荡的,屋内屋外温度没什么区别。20多岁的儿子由于腿脚不好,已经辍学在家。高富焕拿着保暖衣,来回摸了好几遍:“这个在电视上看过,穿上这个就不用穿棉袄了吧?”说着,她掀起一层又一层的衣服说,这些都是别人送给她的,她已经有十多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了。“红色的保暖衣真喜庆,可以穿着过年了。”
  家住迎春路“筒子楼”里的邓翠莲激动得流下眼泪:“家里的条件不允许我给自己添置衣服。”邓翠莲说,她和对象都是环卫工,为了多挣点钱,她自己多干了一个人的活。别的环卫工早晨四五点起来干活,她得提前一两个小时,前段时间落叶多,她凌晨一点就得起来干活。“两个孩子都上初中了,我得多挣点才够花。” 
  邓翠莲说,家里太挤,儿子现在和他们老两口住一间屋,又把把走廊隔成一间给女儿住。 
  家中老人也是多病缠身,药费让邓翠莲有些吃不消。“每月1000多块钱,得养6口人。我对象身体也不好,生活真是不易。”邓翠莲把领来的麦片留给公公婆婆喝。“老人也跟着我沾光了,平时从来没喝过。真得好好谢谢你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